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9月24日 星期
杭州市长阳中学:
大运河畔一堂流动的思政课


□本报记者 廖钗勤

“呜——”耳畔传来悠长的船笛声;“京杭大运河南端”,指尖轻抚粗糙厚重的石碑;河岸边,一群学生走过,他们不时驻足,或按下快门捕捉眼前的风景,或低声交流所思所感。这一幕来自杭州市长阳中学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重新认识身边的运河

“触景生情,以情融理”是长阳中学思政课教师安妮为了拉近学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而作出的尝试,在实地考察的外壳下,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堂思政课的核心。

在筹备《守望精神家园》这一课时,安妮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后,她决定从家乡风物入手。但面对杭州众多的名胜古迹,选择教学主题成为难题。在一次讨论中,她发现很多学生对京杭大运河了解不足。2024年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尤为重要。因此,安妮决定带学生走出教室,亲临大运河畔,重新认识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安妮发现,从小学的“多样文明、多彩生活”到初中的“文明与家园”,再到高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大学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和文明是贯穿各个学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主题。她由此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打破学段界限,联合大中小学,共同设计一套一体化的思政课程?在与浙大城市学院、杭州第十四中学和杭州市和睦小学的教师研讨和集体备课之后,名为“流动的文化,人民的运河”的同题异构思政课程逐渐成形,4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在难度和深度上逐级提升。

具体到安妮所负责的初中学段,考虑到初中生虽然对运河文化有所了解,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认识不足,安妮设计了图说和辩论两个环节,带领学生从唤起情感和逻辑思辨两个层面重新认识京杭大运河。

实地考察感受运河古今

当得知这堂思政课要去大运河边上,学生们雀跃不已,但也有学生提出疑问,认为大运河不过是日常景物,何必专程赶去那里上课呢?安妮笑而不答,只是给学生们分发相机,并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在欣赏运河美景的时候,不要忘记把你们认为有意思的画面拍下来。游览结束后,我们将用这些照片制作一份运河文化宣传手册。”

学生们首先来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起初,他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了大运河的开凿与利用,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当走到精致的沙盘模型前时,学生们停下脚步,纷纷俯身凑近展柜,聚精会神地观察沙盘上展示的古人开凿大运河的场景。“没想到这条大运河的建设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虽然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却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享受到了便利。”学生陈可欣感慨道,“我深刻体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含义。”在观看复原运河风貌的微缩模型时,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看见了古时候杭州武林门和拱宸桥一带的繁华景象。市井兴盛,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一个因水而兴的杭州古城生动地展现在他们眼前。

离开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学生们来到了拱宸桥畔。站在运河广场上环顾四周,两岸杨柳依依,商铺林立,游客络绎不绝,历史与现代在大运河的见证下似乎重叠。面对此情此景,学生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让自己动容的画面:有的拍下桥墩旁古朴的石雕,有的拍下河边白墙黛瓦的民居,有的拍下商业街上繁荣兴盛的运河今貌……学生们将这些照片整理好,为每一张都撰写了文字说明,制作成《河·和》宣传手册。

在分享与思辨中感受传承

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地分享着《河·和》宣传手册中的图片。学生高大崴向大家展示了他拍摄的拱宸桥的现状,以及他在博物馆发现的摄于19世纪的拱宸桥旧照。通过这组新旧对比图,高大崴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拱宸桥的存在不仅彰显了运河文化的悠久历史,也体现了大运河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安妮还在这节课上精心设计了辩论环节,引导学生从古今运河的“变与不变”这一辩证视角出发,深入思考大运河的变迁及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为的是让学生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为他们进入高中后继续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价值打下基础。

“同学们,你们认为,今天的大运河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呢?”安妮提出问题后,学生们分成了改变组和守正组展开辩论。改变组的学生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形态、功能和风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守正组的学生认为,尽管大运河的形态随时间而变化,但其文化内涵始终如一。在听完双方的论述后,安妮总结道:“河流是流动的,文化亦如是,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人民的运河,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正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的生动体现。”学生们若有所思,纷纷提笔记下自己的思考。

谈及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安妮表示,为了准备这堂课,自己前后6次前往拱宸桥,沿大运河边更是走了无数遍,这个过程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大运河。学生们则更兴奋,“通过这节课,我深入了解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大运河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使其成为更好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张津畅说。

扫码看课堂视频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