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钊
后勤是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场域,后勤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答题”。改革激励机制,在后勤系统发现榜样、选树榜样、宣传榜样,有利于为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在提供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工作中涌现出很多业务榜样。当前,加大高校后勤系统榜样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能够释放出“奖励一批,激活一片”的鲇鱼效应。
立足平凡岗位选树榜样。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坚守,用辛勤与智慧点亮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加强后勤系统典型人物选树,让后勤员工从幕后走向台前,从维修台走上领奖台,能进一步激发后勤员工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激励载体表彰榜样。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载体来表彰先进典型,都要注重典型性与荣誉性、实用性与美观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就后勤系统的表彰载体来说,可以选择体现荣誉性的证书,带有学校标识的实用生活用品,以及具有创新性的文创产品等,体现出学校的关爱之情和尊重之意。
拓展多元渠道宣传榜样。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榜样表彰的载体界限,拓展榜样教育的宣传渠道,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高校多个新媒体平台要加大对后勤系统榜样人物的联动宣传,让“争优”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高校后勤部门是没有讲台的育人阵地,不仅要为教育教学科研和师生工作生活提供服务保障,更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榜样引领工作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现榜样育人范式创新。发挥后勤榜样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要实现由服务育人到榜样育人的范式创新。具体包括由“服务主体”到“榜样主体”的主体升级,由“服务育人”到“榜样引领”的价值升华,由“后勤场域”到“协同场域”的时空拓展,由“师生满意”到“师生认同”的质效提升。
推动榜样育人文化再造。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榜样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当前,发挥后勤榜样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及时推动后勤榜样育人文化再造。具体来说,一是基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再造高校后勤榜样文化;二是基于“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再造高校后勤榜样育人文化;三是基于“后勤人员是不上讲台的教师”再造高校后勤思政育人文化。
推进榜样育人体系建构。后勤榜样育人体系构建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的增长点,既可以为推动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创造“后勤经验”,也可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后勤智慧”。当前,要积极构建后勤榜样育人的师资队伍、平台载体、运行机制、品牌创建、评价反馈、宣传引领等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后勤方案”。譬如组建后勤榜样宣讲队,让榜样故事走进思政大讲堂、走进毕业典礼、走进校友群体,让劳动精神薪火相传。
(作者系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