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9月13日 星期

为教育强国新征程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必须在关键处落子,从根本上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一席话掷地有声、纲举目张,擘画出新时代新征程上铸魂育人的新图景新气象。

——擦亮强国底色。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强教的使命指向强国。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新征程上更好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彰显时代本色。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变化、科技革命加速和产业变革加剧等多重挑战,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与阵地。

——提升满意成色。加强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必须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旌旗猎猎、战鼓声声,向着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蓝图析出“时间表”,使命吹响“集结号”。浙江教育系统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明的方向、标定的路径、描绘的愿景,加快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要筑牢信仰之基。学校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浙江教育系统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要把握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思政课教材不断上新、思政课改革日益走深、大中小一体成为常态,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已然得到有力重塑。浙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历史性成就等研究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由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载体。

要用好丰富资源。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探索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推动健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育人体系,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阵地。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更要因地、因时制宜做好特色思政课教材开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引领,分学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