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浙江教师队伍建设地方巡礼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9月6日 星期

杭州:锻造“美好教育”的生力军

杭州市安吉路幼儿园的幼儿们与园长姜娜放飞纸飞机。

□本报记者 童抒雯

“严师”“强师”“惠师”“尊师”,在暑期举行的全省设区市教育局长暑期读书班上,杭州市教育局局长钮俊提出了杭州教师队伍建设谋篇布局的4个关键词。一直以来,杭州教育以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为主线,奋力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杭州样本。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教师。

新时代里,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孜孜以求,他们用专业的学识、激扬的情怀、无私的奉献,书写着为人师者的动人篇章,给人以感动、以力量、以希望,他们是杭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

名师领航,深耕教师成长沃土

今年9月,杭州市天长小学原副校长张麟有了新身份,他将赴任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校长一职。身份变了,张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将带领教师们持续研究课堂,精进课堂教学行为”。

2002年,张麟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张麟被选为上城区首位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领衔人。从一线教师到独当一面的学科带头人,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不一样的责任。从2014年到2017年,张麟带着工作坊的成员一起开展教学研究、钻研课题项目,帮助年轻教师收获实打实的专业成长。

张麟的成长经历折射出一名教师成长的路径,更浓缩了杭州在教师人才培养上的布局。今年3月,《杭州市深化新时代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在“选拔认定+入库培养+示范引领”的本土型人才孵化机制下,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将成为带动杭州全市基础教育师资质量整体提升的动力引擎。

近年来,杭州市一直致力于深耕教师成长沃土。在今年的杭州市教育系统教师工作业务培训会上,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表示:“我们要对标打造‘学校领军人’‘学科带头人’‘学生引路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奔着这份美好的愿景,杭州市各县(市、区)纷纷搭建各自的教师成长阶梯,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驾护航——

在上城区,每位教师可以通过“五阶段”获奖教师平台,获得成为名师优师的成长通道;拱墅区根据教师的学术水平,构建了“学科带头人—运河名师—省特级教师—领军教师”四层发展体系;临平区在为新教师打造“星计划”的同时,还针对成熟期教师推出“名师远航计划”,驱动更多优秀教师成长;萧山区针对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分别进行“入格”培训、“升格”培育和“风格”培养,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坐标轴;余杭区不仅制定了“优教”“优师”“优研”三优行动,还通过“五玉工程”搭建起名优教师的五级培养体系……

从热爱启程,越来越多的名师优师用他们的专业学识和无私奉献不断地丰盈着杭州教师队伍的深厚内涵。正因为有了机制的支持与名师的助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踩中节点,向上生长。

一分耕耘带来一分收获。据统计,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杭州市获一、二等奖项的教师数量在全省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目前,杭州中小学在职正高级、省特级教师人数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

组团帮扶,助力乡村教师成长

几乎每个月,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英语教师蔡晓佳都要到桐庐中学“转转”。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两年。2022年,蔡晓佳成为桐庐县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导师,并面向全县范围招收“徒弟”。

开设示范课、开展教科研项目、提供跟岗实践机会……作为导师,她总想着尽可能多地为乡村教师创造各种机会,“帮助他们做好规划,让每个老师的专业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名师乡村工作室的设点布局是杭州市实现西部县(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全市共有235个市级名师乡村工作室,而其中有155个设在西部县(市、区),工作室领衔人中有75%为特级教师,一半以上为正高级教师。如今,名师乡村工作室的效应基本覆盖了杭州的乡村学校,已累计招收、培养了骨干学员1581人,基本实现了“校校有名师”。

与此同时,为了能让更多城里的名师流动起来,走进乡村学校,带动乡村教师成长,从2022年开始,杭州开始探索实行“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不是兼职,派出教师需要全职在当地服务。”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主城区将会有110名优秀骨干教师下沉到山区学校开展全职服务,服务范围从山区四县(市、区)扩大为西部五区县(市、区),服务周期从2年延长为3年。

两年前,来自杭州市星洲小学的语文教师蒋涵来到淳安县枫树岭镇中心小学,开启了她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学生们眼中的蒋涵风趣温暖,而在课堂教学之外,蒋涵将更多的关切放在如何帮助山区教师快速成长上。

支教期间,蒋涵发现课题研究是乡村教师的薄弱点,甚至有教师会把课题研究当作“负担”。于是,她着手创新教研方式、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为乡村教师的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

和蒋涵一样,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名师优师选择同行,疾步奔走在“上山下乡”的路上,用他们的专业和情怀托举乡村教师的成长,在教育共富的长轴画卷上,留下一抹抹明媚的色彩。

尊师惠师,让教师成为幸福之人

去年7月,杭州第九中学教师钱康收获了一份意外之喜。一个月前,得知杭州面向主城区青年教职工提供专项500套公租房的消息,钱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申请。此前,他和家人一直租住在学校附近的老房子里,光是月租就占去了工资的大半。好消息很快传来。钱康申请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公租房,而房租直接减了一半多。“这对我们已经组建家庭却没有房子的青年教师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钱康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喜悦,“公租房可以先租3年,3年后仍符合条件,还可以再申请续租一轮。”

为了让青年教师舒心落脚,实现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从2019年起,杭州市面向主城区青年教师出台专项公共租赁住房政策。5年来,先后面向主城区青年教师推出专项公租房源1000套,其中不乏核心地段品质住宅,目前已累计保障户数为1586户。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了能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近年来,杭州市实招频出,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工作上更“专心”:2020年,杭州市系统梳理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各类社会事务、督查检查、考核评比等事项,并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减负,让教师能集中精力投身教育教学主阵地;

生活上更“暖心”:从2021年起,凡具有杭州市户籍且持有浙江省任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所有教师,无论在杭高校还是幼儿园,无论在职还是退休,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工作(退休),均可扫“市民码”免费乘坐地铁。此举开全国先河,显城市温度,3年来惠及近5万人,免费乘车刷码人数累计达1106.71万人次;

节假日更“贴心”:主城区纷纷设立班主任节致敬班主任,“重要节点”上的仪式感让教师们倍感温馨。

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三中学教师陈香莲做了20多年的班主任。在去年的班主任节上,她收获到了班主任专属的“班主任优享八条”“大礼包”,“这些实际的利好政策和奖励措施更能激励我们一线教师在班主任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激情”。临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孩子上,因为只有班主任队伍阳光向上了,才能培养出一批心向阳光、全面发展的孩子。”

有真情实意的关爱,更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据了解,杭州在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目标的基础上,今年起开展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三支教育人才队伍星级评定,并分别给予专项绩效奖励。

①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校长张刚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读本。

②杭州市建兰中学党委书记饶美红带领学生参加上城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

③建德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吴奕芳带领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④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校长章振乐与学生一起研究水稻生长的秘密。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