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30日 星期

探寻非遗背后的学科元素
宁波市海曙区冯家小学开展非遗特色跨学科学习

□本报通讯员 林 桦 李 晨

“这是蚕丝扇,那边是灰雕作品,都是学生们自己做的。”新学期即将开始,在宁波市海曙区冯家小学的校史展厅里,许多非遗作品令前来报到的新生及其家长赞叹不已。学校美术教师王宏业介绍,这些不仅是非遗作品,还是学校跨学科学习的成果。

当非遗文化遇上学科知识

在一众灰雕作品里,有一些很特别,图案都与鸡和兔子有关。仔细观察,它们好像都被关在了一个圆圆的笼子里。

“这就是数学里的‘鸡兔同笼’啊。”王宏业笑着说。今年年初,学校开始尝试将灰雕和数学学科结合在一起,而这个作品的创意还是由学生们“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学生芦慧玲是其中一名创意参与者,她说:“数学课上正好学习了‘鸡兔同笼’的知识。在上灰雕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们想做什么图案,我和小伙伴就想到了鸡和兔,挺有趣的。”芦慧玲在校学习灰雕已有两年,制作了大量传统图案的灰雕作品,但创作与学科相关的灰雕作品还是头一次。“数学老师还会将我们的作品作为道具,在上课时使用,这也让我对‘鸡兔同笼’这一章节的知识掌握得特别好。”

除了将灰雕融入数学课堂,科学课也“混合”了非遗文化。科学课上,每个学生都会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破茧成蝶的整个过程,但蚕宝宝吐出来的蚕丝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我们为何不把这些蚕丝利用起来?”学生马凌薇在养蚕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一起用温水浸泡多个蚕茧,再用筷子拨出丝头,把丝头粘在扇子骨架上,按经纬线进行旋转滚丝。十几分钟后,蚕丝扇就有了雏形。学生们还购买了针织花朵来装饰扇面。这样,一把精美的蚕丝扇就完成了。“用自己养的蚕吐的丝做了蚕丝扇,太有趣,太有成就感了。这就是非遗,承载了古人的智慧。”马凌薇说。

以非遗特色育校园文化

不管是“灰雕+数学”,还是“蚕丝扇+科学”,它们的融合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来自常年的校园文化沉淀。冯家小学一直致力于打造充满非遗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发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的美育课程,开展“以美育人”为目标的各项活动。其中,灰雕是学校最早开展的项目,从2010年开展至今,已成为学校的美术特色品牌。

宁波灰雕工艺的历史十分悠久,在祠堂、庙宇的屋脊和檐角上,灰雕随处可见。但对于学生而言,灰雕又有些遥远,要学习制作灰雕并不容易。一件灰雕作品需要经历构思、打稿、塑形、打磨、上色等多个步骤。为了让全体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灰雕,教师们利用美术课,把灰雕的纹样、技法、色彩等工序在不同年级中讲授。

“这些步骤中,塑形是最难的。”王宏业说,塑形就是要做出立体感,这也是灰雕最有特色的地方。但学生往往缺乏立体思维,很难做出有层次的灰雕作品,“因此,对于初学者,我们会教他们做浅浮雕,把灰料勾勒出喜欢的图案即可。等熟悉了步骤之后,再慢慢教他们利用灰料的不同厚度做出层次感”。

一般来说,经过十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就能基本掌握灰雕技艺了。通过学校的课后托管课和社团课,过半的学生都接触过灰雕。但王宏业发现,学生们对制作吉祥纹路、瑞兽等传统灰雕图案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因此,他开始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题材。从卡通图案、生肖、网络语言等元素的引入,到现在将灰雕与学科结合,王宏业认为,这不仅能让灰雕作品更具有时代性,还能让这些作品成为课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让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就在身边。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冯家小学开设了丰富的非遗美育课程,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从灰雕、拼布、掐丝珐琅、四明南词、扎染等10余门非遗课程中挑选感兴趣的进行学习。据统计,多年来共有超过2000名的学生熟练掌握了至少一项非遗技艺,并在各级活动中展示。比如在艺术节展演活动中,学习四明南词的学生们与变脸、甬剧等非遗项目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同台展演,却不输气场,收获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

“大部分学生可能并不会从事与非遗相关的工作,但学习非遗技艺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传承工匠精神,养成谦逊、坚韧、细心的品格,这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王宏业说。

面对“非遗+学科”跨学科融合的良好势头,学校自然不会就此止步。“美育和智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想让非遗项目独立于学科之外。就目前开展的两次跨学科学习而言,学生们兴趣浓厚。新学期里,我们还会继续开展非遗跨学科研究,将非遗与数学、语文、科学、劳动等学科进行融合。”副校长陈奇红表示,希望学生们不仅能坚守文化自信,还能激发对学科学习的兴趣,让非遗文化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