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8月30日 星期

微项目众筹:嵊州市剡溪小学探寻师本研修新路径


□张小丽 朱 彬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也是教师的内在需求。然而,从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校本研修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研修团队容易固化。教师往往固定教某一门学科,进入相应的教研组,研修学习逐渐转化为常态的工作布置与反馈,组织内的成员也相应固化。同时,研修内容也存在泛化问题。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时,如果前期没有进行顶层设计,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组织,就会导致研修学习碎片化。加之研修主题常常面向全体教师,会有吃“大杂烩”“大锅饭”的感觉。二是教师研修缺乏深层次、个性化的研修目标。支撑教师研修的认知环境、心理环境等不够完善,研修目标常常以获取知识为主,难以对研修习得的知识进行深层次内化和再创造。三是研修评价滞后。研修评价过于强调结果性、竞争性及个人层面的评价,缺少过程性、鼓励性及团队层面的评价。长此以往,教师容易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积累,只索取而不分享或少有分享,研修的效果自然不佳。

为改变这样的校本研修样态,激发教师专业学习的活力,嵊州市剡溪小学尝试建构自由合作、自我更新、自主驱动的,以众筹为形式、微项目为内核、教师为本的研修模式。

自由组建的“1+1+N”社群

“请你挑选出班上的一个‘小淘气’,尽可能多地列出他值得赞赏的地方,10分钟后大家展开交流。”在教师阅览室里,由首席教师葛云钗和骨干教师袁男组建的“有效沟通”社群正在进行“赞赏之旅”的主题研修活动。该社群的20多名教师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不同学科,他们大多由于对班里一些调皮爱惹麻烦的学生缺乏赞赏,导致师生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经过1个多小时的主题沙龙,大家达成共识:赞赏很有必要,赞赏要讲方法。

剡溪小学从2020年9月开始探索这类“1+1+N”研修社群模式。研修社群一般由1名首席教师、1名学科骨干和多名一线教师组成。团队成员既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亦可以是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只要经过双向选择、互相认可,即可成立。

截至目前,学校共组建了13个研修社群:既有同学科教师携手的同质团队,他们从教学中的重难点出发,在不断研究和研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认知特点规律、研究学科特点与本质、正确把握教学规律,通过教师的深度学习,引领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也有跨学科而来的异质团队,比如为了实施好“善劳悦成长”项目化劳动课程,来自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劳动等学科的23名教师组成了一支研修团队。

这样的社群组建方式使教师们在研修目标和情感认同上趋于一致,成员间会更善于互动交往、对话协商、合作分享。同时,社群中不同的个体在专业素养、学科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能成为打破教师认知平衡的有效资源,引发思维碰撞,推动微项目研修走向纵深。

去年8月入职的教师周琦凡对此深有感触。“过去研修活动大多是学校安排好的,一般都是以全校教师听专家讲座的形式开展。”她说,“现在的研修模式颠覆了我的认知,项目内容是众筹的,研修团队是自由组合的,在研修过程中,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听众,而是参与者和合作者。”

自下而上的研修内容

有了自由组建的研修社群,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借鉴“众筹”概念,向教师们众筹问题,形成共性问题链,最终产生微项目进行靶向研修。这让研修内容的供给从原先的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真正实现了从教师内需出发。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发动全体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和专业成长过程进行反思,从教学研究、育人管理、素养提升三方面提出自己的困惑,并梳理形成关键问题记录单。比如2023学年第一学期的问题记录单上,教师们提出了“为什么学生容易读错快到整时的时刻”“如何能让家长参与班级工作”“如何提高自己的微课制作水平”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这些真正来自教师的困惑,再通过对问题的剖析和追问,就能形成一条问题链。而解决问题链上所有问题的预设方案,就成为研修活动的主线。

在这样的模式下,学校整合出了“四有四+”微项目课程。具体为关注师德、家校沟通等方面的“育德+”,培养朗诵演讲、微课及微信推送制作等能力的“育能+”,强化说课评课、教学设计、命题能力等的“育课+”,以及关注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的“育研+”四大项目。学校通过菜单式选课使校本研修活动“精准研修”,培养出了一大批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和有深度的“四有”好教师。

标杆化的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研修效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和教导处成员为组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对研修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每个社群成立并且确认研修微项目后,需要按计划实施研修,每次活动前提交主题方案,研修结束后提交研修照片和总结材料,如果研修计划调整,需要向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报备并说明调整原因。项目组在遇到同伴互助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邀请专家深入研修活动现场进行卷入式引领。

为了发挥好研修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挖掘典型,树立标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还制定了一套评价体系,包括团队奖励制度、优秀成果分享制度和微讲堂制度。根据团队的研修参与、研修频次、研修过程及研修成果等综合评价,评选优秀微项目众筹师本研修团队。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通过微项目众筹师本研修的开展,剡溪小学激发了教师的内生力,触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从而形成了向上的教师成长新样态,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蓄势发力。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