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融合教育?
徐云:进入新时代后,“人人都可成才”这一观点已变成社会共识。身残志坚的社会活动家张海迪、患渐冻症的科学家霍金等有残疾或障碍的人士,通过他们的个人努力以及科技、社会支持,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时代的融合教育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使命、新挑战和新任务。教师要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出彩人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设者。
柯孔标:今年6月是《萨拉曼卡宣言》发布30周年,《宣言》所倡导的融合教育理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认同,并成为特殊教育的行动指南。
现代融合教育首先承认所有儿童都有学习的潜力,学校课程应面向所有儿童,通过个别化教学和康复训练,保障特殊儿童参与学习和生活的权利,让特殊学生真正走向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作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特殊儿童的缺陷和不足,要改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种种歧视、冷漠和限制,以及对他们的不合理期望和回应,建立宽容、包容、平等的人际氛围,以及便利、优待、可进入的生活环境,让特殊儿童安心“做最好的自己”。总之,要落实融合教育理念,实现儿童和社会的双向奔赴。
邱曙光: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是对全体适龄学生的接纳、包容并给予全过程的关爱。融合教育是指在普通教育系统内,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一个公平优质的教育,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每一个学习者都至关重要,而且同等重要。融合意味着完全接纳,是基于满足学生多样化需要的信念,是指在普通学校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里教育每一个学生,无关年龄、性别、学习能力、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独特性、情感和社交需求、主动性、创造力,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他们的发展和教育。这将有助于创建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和有效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潘爱琴:融合教育指向教育公平,强调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要强调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特点,按需施教,因材施教;要强调包容教育,从强调接纳到悦纳,在参与、合作、共生、共享的过程中实现融合教育;要强调支持教育,不同的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支持策略。
赵萍萍:融合教育是一种包容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将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纳入同一教育环境中,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共同成长。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有助于普通学生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群体,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孙丹萍: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指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同一教室学习,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系统的包容性、公平性和多样性。它要求我们从环境创设、课程设计到师资培训全面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无歧视、支持性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融合教育还意味着认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无论是有特殊需求还是超常才能的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适应性教育的支持。
●主持人:当下融合教育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邱曙光: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教授邓猛认为:融合教育最大的难点和核心问题,其一是观念转变,包括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社会群体等的观念转变,其二是专业指导力量的匮乏,主要表现在融合意识不够和融合课程缺失。当特殊学生占用一定资源时,无论是家长群体,还是教师群体对于学生的“包容度”不够,很少能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更没法有更多的定制化教学。
潘爱琴:我认为是特殊学生家长的“认知偏差”,家长不能正视孩子的问题,不愿承认孩子的特殊性,导致孩子得不到学校的多元支持。课程设置没有特殊性,即共同教育就面临着与普通学生学习一样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后进生或者特殊学生。
孙丹萍:如资金和资源的限制导致许多幼儿园难以配置必要的辅助设施和技术支持。社会上对特殊学生的接纳程度不一,有时会存在标签化问题,影响融合教育的氛围和效果。如何有效评估融合教育成果,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融合环境中取得进步,也是一个待解难题。
●主持人:面对这些问题,各位的学校有什么好的做法?
邱曙光:学校主要做好将融合理念融入学校办学理念、根植教师专业成长、探索多元化的融合教育模式等方面工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里有团体辅导、沙盘游戏及感统训练等各类活动,以更好地保障特殊学生的成长,学校还采用1+3模式,让融合的意识更加融会贯通、深入人心。
赵萍萍:我们由点到面对教师进行教研培训,实现集团内每位教师都能够掌握普特融合的教学能力,以支持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着力于家园“融”心项目建构家园共同体,“以点及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还努力探寻“递进式、专项式、整合式”三条有效路径,即资源教室专项辅导——阶梯式递进策略,融合课堂模式——专项式制定策略,个别化教育方案——整合式分析策略等。
唐海琴:学校利用省IEP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变革。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强化个案辅导,促进教育成效”“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工作推进”四大抓手,从体制机制、师资培训、家校协同、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服务保障、特色赋能等方面打好“组合拳”,探索适性育人星澜实践模式。
潘爱琴:学校在融合教育领域有五项成功举措,即坚持资源教室建设五种优先、构建四大保障平台、创新普特互助模式、夯实专业能力提升、抓实个案管理,打好“组合拳”,力促融合教育在学校良性发展。建立一支有情怀的融合教育队伍,每周开展培训活动,增强专业性;邀请专家做好家长成长团体辅导,帮助家长理清思路,掌握干预技能,增强家教指导能力;帮助特殊学生建立“能者”形象,让特殊学生从“受助者”到“助人者”、从“被关爱”到“爱他人”的转变过程中获得尊重和自信。
孙丹萍: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培训,提升教师识别和应对特殊需求的能力;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成为教育团队的一部分,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规划和评估;与外部专业机构、非营利组织合作,引入更多专业资源和志愿者支持。
●主持人:其他国家在融合教育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值得推广?
邱曙光:新加坡为了让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识别和帮助特殊儿童,于2021年6月推出120小时融合实践证书,对已从业至少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开放,并优先考虑从事融合支持项目和其他早期干预服务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旨在帮助在职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得关于融合教育的知识和策略。美国各学区在分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中,会尽可能保证实习班级中至少有一个特殊学生。同时在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也会涉及融合课堂中对特殊和一般学生分层有效教学的内容,从而确保教师具有进行融合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孙丹萍:挪威的融合教育体系强调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支持,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确保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能在普通学校获得必要的支持。新西兰的“全纳教育”政策强调学校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正面的校园文化和强化教师的特殊教育技能培训,创造包容性学习环境。
●主持人:要做好融合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各做些什么?
徐云:融合教育,本质上是理念问题,就是学生如何成为人才的问题。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为社会作贡献。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独特价值,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没有必要过多考虑或强调学生的障碍或残疾程度,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广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家长们要理解与尊重学生的选择,积极提供和配合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社会要尊重人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邱曙光:在未来,融合教育应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政府完善法律法规支持,为学校特殊教育提供更多专业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为特殊学生生活便利建立更多公共服务的支持,为特殊学生家长提供学习支持;社区要营造融合教育氛围,开设社区资源教室为特殊学生就近康复指导提供便利,减轻家长负担;作为特殊学生家长要保持学习状态,不轻言放弃,作为非特殊学生家长要在自己孩子面前发挥正面示范作用,培养孩子接纳、爱人的能力。
孙丹萍:政府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支持融合教育,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特殊教育支持系统,包括专业的师资培训、评估标准和资源中心。社会要提升公众意识,倡导包容和多元的教育文化,减少对特殊儿童的偏见和歧视,鼓励社区参与和支持融合教育项目。
唐海琴:政府要构建融合教育发展动力机制和行政支持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构建融合教育发展专业支持机制,为学校在教育评估、个别化教育方案、教学策略、辅助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和专业指导提供帮助;社区、家庭层面,要构建基于家庭和社区支持的社会融合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