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28日 星期

案例


基于学生立场改进学校教学管理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陈慧诚

温州市鹿城区以“学习新常规”为重要抓手,引导学校从学生立场出发,重新审视和改进教学管理,形成管理新样态。

以目标导引体系重构。制订“学习新常规”实施方案,从“学”的视角重构教学。提供一套涵盖了系统管理、特色项目等三大模块27个评估要素的全面管理体系,支持学校闭环管理。

以创建推动管理转型。构建“申报→改进→视导→再改进→考核”的创建流程,为学校提供“学习新常规”创建过程、“学习新常规”管理体系、常态化实施路径的精准指导,以科研赋能活动,培育“学习新常规”达标校、示范校。

以评价优化教学管理。将“学习新常规”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报告单中,与学科分项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促进“学习新常规”落地;实施“学会学习”专项调研,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反馈学习状态和教学现状,为学校循证治理提供依据。

让校本教研焕发新的活力

□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丁立军

绍兴市上虞区以“校本教研改进”为突破口,以“重建‘校为中心’的区域指导”为重点,推进试点工作。

规划与建章。制订试点工作整体方案,建立试点共同体机制,制订“一校一策”工作方案。印发《上虞区关于改进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校本教研的基本范式,指导各校开展校本教研。

引领与驱动。建立名师工作室、组织“名师高徒”携手研修、成立学科指导组,多途径发挥好名优教师的引领力与辐射力;依托设置项目、学科基地、智能技术三大驱动机制,驱动校本教研的转型升级和高效运作。

研究与考评。坚持“在试点中研究,在研究中推进”的策略,推进省级教研课题《基于校本教研的县域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加强校本教研的终端评估,通过典型案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培育典型、表彰先进、推广经验。

共生共研共行:

教研赋能学校教学管理

□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党支部副书记 潘旭娟

长兴县把“改进学校教学管理”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县域教研转型的关键切入点。

以设计者的名义,建构管理“新生态”。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研制县域项目实施方案。在年度考核指标中,减少基于纸笔测试的教学质量指标权重,扩充体育健康、近视防控、心理健康等指标。

以摆渡者的姿态,追求管理“新品质”。以项目打破边界,推进学段衔接、学科融合教研;尊重学校实践,探索“双向深度”教研;改变“专家学者讲”模式,让深耕一线教学的普通教师登上讲台分享经验。

以同行者的身份,提供成长“新动能”。以“同行论研”“分层话研”“剧场微研”推动教研工作改进;将教研组建设纳入学科教研活动,关注并支持薄弱学校、“小”学科校级教研组织建设,推动县域各级教研多方联动。

区域推进

“学在思维”教学管理新模式

□嵊泗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 刘建军

嵊泗县教育局聚焦“学在思维”教育品牌,积极探索海岛教学管理的新模式。

顶层规划。成立由局领导挂帅,集教育科、督导室、教研室等多部门协同的工作小组,发布《嵊泗县教育局关于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的实施意见》。

科研引领。启动专项课题申报,将“学在思维”课改背景下的教研训机制作为核心,以《“学在思维”教育品牌孵化行动研究项目指南》为指导,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思维课堂的科研机制。

评价导引。将“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纳入专项督导内容,融入中小学星级教研组评选指标,通过实施年度自评与专项考核,中小学全学科、全学段的学教方式课堂随机测评,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倒逼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平台搭建。建立校际学科教研联盟,举办基于教研转型的校本研修案例现场展评、中小学实证研修精品案例评选、中小学“学在思维”课堂学术节等活动,丰富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