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25日 星期
全省首次统一命题 54.9万余名考生赴考
新中考带来新变化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考点,考生在语文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
(本报通讯员 徐 彦 摄)
宁波至诚学校的教师们为考生送上“高粽”祝福。
(本报通讯员 黄爱芹 摄)

本报讯(记者 邵焕荣 朱郑远)6月23日下午5:50,随着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202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落下帷幕。全省54.9万余名考生顺利完成最后一门考试,轻松走出考场。

本次考试是实施全省统一命题后的首次中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中考工作。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坚决落实,全省各地共设93个考区,5万名考务人员参与组考,全方位保障中考安全平稳实施。考试期间,各级教育、公安、卫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值班,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为防范梅雨季强对流极端天气对考生考试造成影响,各地提前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多轮风险排查,并对听力播放等进行全流程演练。考试首日,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春雷,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王健,副厅长舒培冬,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黄亮坐镇指挥。23日英语科目开考前,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到国家教育考试浙江省指挥中心,通过网上巡查系统,检查全省英语听力播放情况。

相比往年,今年中考最大的变化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5门科目首次采用全省统一的试题和分值。因此,此次“全省一张卷”的难度和题型自然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5场考试的反馈来看,整体难度兼顾各地区之间的生源结构和教学质量差异。很多考生反映,考试题型挺新颖,基本还有时间检查。

“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倾向于增加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情景化试题。”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教科室主任俞和军告诉记者,以语文作文为例,主题和“努力”有关,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有感而发,想要出彩则需要日常的阅读积累和自身的思辨能力。

在他看来,这将促使教师转变育人理念,回归课标、课本,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打造更高效的课堂,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把真实生活的体验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也有不少教师反映,本次新中考出现了学科融合的相关题型,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合科教学”还是“分科教学”的抉择值得思考。“语文跟生活要结合在一起,实践性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上还要不断探索,跟着新中考的方向继续努力,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关注跨学科的融合性。”谈及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庆元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吴祥浩感慨道。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则表示,汇聚全省资源统一命题后,不仅有利于提升中考命题质量,也能更好发挥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采访中,不少校长认为,此举有利于各地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共富。而在教师们看来,全省统一命题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做法,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本次新中考的另一大变化就是社会学科以100分计入总分。像杭州这样原来采用开卷方式的地区2024年、2025年可继续选择开卷。2026年起,全省统一采取闭卷考试。

“总体来看,这次社会卷的问答题对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学科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杭州市建兰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李力告诉记者。明年是杭州中考社会科目最后一年开卷考,他建议新初三学生平时增加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学科素养过硬,才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解题。

考场外,家长们除了关心怎么考,还关心怎么录取。“今年中考整体难度不高,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比往年提高不少,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考生家长李女士说。据了解,今年杭州的招生政策有所调整: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改为由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填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志愿,每人最多可填报4个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进行录取。

接下来,中考将进入评卷、志愿填报、录取等阶段。本次中考成绩预计7月2日发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