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星期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宋晓红:
用泥巴,为学生打开一方天地

宋晓红在陶瓷碗上创作
(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童抒雯

“把泥搓成手指一般细长,然后再轻轻地裹起来……”一阵温柔细腻的声音入耳,说话的正是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宋晓红。不一会儿,一个佛手造型的泥塑便诞生在宋晓红手中。这堂课是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社团课(以下简称婺州窑社团课),教室就设在学校的智者瓷社,这里不仅是学校融合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的创新实践基地,也是传承古窑技艺和非遗文化的薪火之地。

根据历史记载,婺州窑始烧于三国时期。在历史的长河里,婺州窑曾有过鼎盛,也经历过沉寂。2004年,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老手艺,新面孔。至此,窑火重燃,其中离不开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坚持。

对于这堂社团课,宋晓红的身份有点特殊,她既是教师,也是学生。这里有一段故事。为将非遗技艺引入课堂,2019年,学校聘请了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顾童,开设与婺州窑相关的课程。也就是从那时起,宋晓红与顾童结识,“我是设计专业毕业的,对文创类的设计也感兴趣”。机缘之下,宋晓红便向顾童“拜师”,一边学习,一边授课,“换位思考后更能体会到学生当下的困惑”。对宋晓红来说,这样的双重体验,不仅让她体会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她多了一个理解中职学生的视角,也多了一份共情。

陶瓷烧造技艺有72道工序,每一个步骤考验的是创作者的耐心和手艺。在宋晓红眼中,育人与制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周军毅是智者瓷社的常客。从小对历史感兴趣的他在高一时就报名了婺州窑社团课,只要有空,他就往瓷社里“扎”,“做窑很考验耐心,这个过程会让我静下来,而且变得专注”。回想自己刚入学时的状态,周军毅把它比作是一片迷雾,“虽然学的是产品设计专业,但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好在,婺州窑社团课的出现犹如海上灯塔,让这个曾经迷茫的少年找到了人生方向,“我以后想做一个陶艺师,开一家自己的工作室”。

对于学生的改变和成长,宋晓红很欣慰。“中职学生常常会有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没有方向。”从教14年,宋晓红主动观察过她的学生,“很多学生有想法、有创意,而且动手能力强,但他们总是害怕表现,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有了这份体谅和理解,宋晓红总觉得每个学生就像盲盒一般,她需要小心翼翼地“打开”他们。

在宋晓红的课堂上,她从不会吝啬赞美,哪怕学生的作品完成度不高,她都会觉得“美得很质朴”。因为在她看来,学生完成作品时获得的成就感弥足珍贵,“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并重拾自信,这在中职教育中很重要”。于是,她决定为学生创造更多“被看见”“被认可”的机会,而且越多越好。

“常规课堂的成果只是限定于图纸和作业层面,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缺少职业技能的体验感。”于是,针对中职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宋晓红坚持将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引入日常教学活动,注重从作业到作品再到产品,希望学生不再囿于课堂,而是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学校里的艺术长廊和文创展示中心是学生作品的展示窗口。

更多的时候,宋晓红选择将课堂开设在校园之外。她曾带着学生一起探寻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的鹿田村,走访村落,了解民风,并为村落设计专属的文创产品。在宋晓红看来,课堂教学偏向于技术与方法,而艺术创作的过程少不了文化底蕴的加持,“一个作品想要有人情味、文化味,就需要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并为此投入感情”。

在当地人流量大的古子街上,有一个摊位是专门留给婺州窑社团课学生的。节假日,宋晓红会和学生一起将制作好的婺州窑陶瓷杯拿到街上售卖。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蕴含了宋晓红的不少心思。为了让产品顺利出售,学生需要了解产品属性、故事内涵,也需要学习销售技能和锻炼表达能力。他们可以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根据特长找到定位。“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现实世界里找到自信,并且明晰未来的方向,不仅心中有梦想,脚下更要有方向。”宋晓红如是说。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