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抒雯
一名扎根乡村的女教师,以学生为原型创作第一本校园小说,便惊艳四座。在之后的4年里,她接二连三地创作了17本校园小说,叫好声依旧不断。
直到记者见到她那一刻,这位来自乡村学校的“天才教师”才有了具体的模样:她身形纤瘦,声音却是饱满雀跃,一张神采奕奕的脸庞上写满了热情和真诚。她就是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陈肖敏。
学生们愿意叫她“肖米姐姐”。这个独特称呼的背后,是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故事,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教师,用她特有的招式,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拓出一方自由的疆域。
她的课堂关照内心
星期二的中午,二(2)班的教室有点热闹。一场“和春天告别”的仪式开始了。学生们从书包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树叶花草,小心翼翼地装扮起风铃,又在纸片上写下对春天的告别语,他们需要在下课前将这份“告别”挂到教室外的小树上。
“这场告别是学生们主动提议的。”陈肖敏笑着说道。之前,有学生发牢骚,“宁海的春天很短,一眨眼夏天就来了”。学生的惆怅很快被陈肖敏捕捉到,于是便有了这场告别仪式,“我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要干什么我就全力支持”。
陈肖敏的课总是这样出其不意。在她的教学计划里,似乎课时、进度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关照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才是她最在意的。遇到下雪的日子,陈肖敏会让学生停下笔,先和雪花来一场“亲密接触”。农村里的孩子熟悉农活,她就在学校的空地上开出一块田,让学生自己动手种土豆,等到丰收的季节就带着学生举办一场“土豆盛宴”。
“乡村孩子最接近大自然。”她总觉得,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书本”,便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里寻找故事。一次,有个学生将骑大鹅的场景写进了作文,陈肖敏抱着作文咯咯笑了很久。
然而,陈肖敏的课堂并非从来如此。陈肖敏直言,刚教书那会,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她只敢按照教案赶进度,“就像把学生和老师套到一个模板里”。很快,她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个学生,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常常是一头雾水。好在,她想起了学生时代遇见的班主任胡文杰,“他是一个敢于打破规则的老师,从来不会限制我们”。在陈肖敏的记忆中,语文课可以“站着听”“坐在桌子上听”,怎么舒服怎么来。
不破不立,陈肖敏也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构建适合学生的课堂。起初,陈肖敏的教学方式也被质疑过,但她似乎并不在意。对于理想中的课堂,陈肖敏显得无比坚定:“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过程,他们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老大难”的事。陈肖敏的“电影写作法”却让学生觉得好用,“假设每个人的眼睛就是一台摄像机,可以用近景、远景和特写的方式观察事物,这样一来写出来的文字就有画面感了”。这份“奇思”并非凭空而来,相反,陈肖敏观察过不同年段的写作课,“低年级时要求学生看图写话,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写出一些。到了高年级,需要依靠想象力写作,很多人就变得无话可说了”。而她要做的就是帮学生把那幅消失的“画”找回来。
陈肖敏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多时候是学生们自由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乐园。小学二年级有一篇课文是《画杨桃》。“这篇文章阐述的是看待事物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但陈肖敏觉得这个含义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太深奥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于是,她让学生从同学、家长、教师的角度评一评“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直到有学生说出“老师你不能匆匆忙忙地评价我”时,陈肖敏知道,她做到了。
她的灵感源于学生
说起故事书,陈肖敏的脸庞变得生动。那是除教书外,属于她的一片“飞地”。
2017年,陈肖敏来到西店镇中心小学,负责英语教学。乡村学校师资短缺,陈肖敏转教语文。机缘巧合之下,她踏上了创作之路。
毫不夸张地说,陈肖敏的第一本《熊本日记》是和学生“吵”出来的。一次,一个男生因为上课看漫画与陈肖敏起了争执。让陈肖敏没想到的是,在第一次交锋中,向来能言善辩的她竟然落了下风。第二天,不甘心的陈肖敏列好了提纲,再次据理力争。本想着这件事就这样翻篇,可到了第三天,这个男生也列好了提纲,从容“应战”,丝毫没有怯场。这场口舌之争一直持续了一周,最后竟演变成一次全班的辩论赛。陈肖敏灵光一闪,为什么不把这些素材记录下来,写一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故事书呢?
说干就干,学生就是她最丰富的素材库。乡村学生那盎然的生命力“赐予”了她在课堂之外的另一个“宇宙”——
一次班会课,有学生跳舞时把裤子跳破了,“嘶啦一声,我以为他会害羞,结果他根本没当回事”。后来,陈肖敏了解到这个男生还和爷爷一起参加了村里的跳舞比赛,便有了《我是舞林盟主》这个故事;
有学生去拔牙,在学生的描述里,拔牙的过程“太可怕,医生用上了‘螺丝刀’‘老虎钳’”。于是,她把这场惊心动魄的拔牙经历写进了《蛀牙大作战》;
学校的门卫养了一条流浪狗叫小黄,学生平常总是会逗它玩,有一天,小黄不见了。大家便天马行空式地想象着可能发生的故事,由此衍生出了《你好,流浪狗》……
她的笔下,有散发着动人灵光的怪力少年,有充满奇幻的生活遭遇,也有少年心底的真挚情感。这些故事,对于一群乡村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明亮,也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种下了表达的种子。从2020年到2024年,陈肖敏以学生为原型创作并出版了14本“熊本快乐成长日记”系列校园小说。此外,她还将目光聚焦在特殊儿童群体上,前后出版了4本“了不起的少年”系列小说。
在陈肖敏看来,写故事书是一次自我梳理。在学生们的故事中,她不仅理解了学生,也看到了自己。陈肖敏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在她的记忆里,“父亲是灰白色的”,母亲工作忙碌,以至于陪伴和关注是童年时期的稀缺品。在亲情缺席的日子里,陈肖敏选择让自己“泡”在书海里,大量的阅读不仅填补了童年时的空白,更帮她治愈了自己。
淋过雨的人,更愿意为他人打伞。陈肖敏任教的西店镇中心小学地处沿海,生源复杂,多为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了情感上的托举,部分学生“衍生出一些心理问题”。假期,陈肖敏带着年轻教师走遍宁海的18个乡镇,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走心”阅读活动,还联系了当地图书馆,为留守儿童捐赠书籍3万余册,努力将阅读和爱的种子撒在更多孩子的心中。
她的创意让学生乐学
“你们班办完土豆宴啦,下个星期我也要带我们班的学生去挖土豆。”“听说你们班种的树上有鸟窝了?为什么鸟不愿意来我们班的树上建窝呀!”好几次,陈肖敏发现办公室里教师们讨论的话题变了,而在此之前,办公室的大部分话题都与学生成绩有关。
事实上,在这所远离城市的乡村学校里,一些改变正在发生。校长王永平扎根教育一线三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学校不断外流的生源让这位老校长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如何在乡村教育改革中突出重围?王永平认为,“乡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我们不应该去抹平这些不同,而是应该放大乡村教育的特色”。
这几年,王永平惊喜地发现,“有学生从城区学校回到西店镇中心小学”。在他看来,吸引生源回流的很大原因是“乡村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而“肖米故事屋”就是其中的“钩子”。
为了解决乡村学生阅读量不够、语文教学中“写作难教”等问题,学校从2012年开始探索,并构建了以“肖米故事屋”为平台的“师生共创”读写教学改革新模式,让学生在“找故事”“玩故事”“创故事”“享故事”的活动中获得成长的最优解。
陈肖敏是“肖米故事屋”的发起人。在她的带领下,学校设立了公益课堂“书里有光”,鼓励教师与学生同读共创。在这里,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故事的创作者。在陈肖敏的指导下,低段学生从“画故事”入手,创作了“漫画故事”500多篇;中段学生改编、续写故事600多篇,并自导自演把多部作品搬上了舞台;高段学生则通过创写剧本、故事的方式,创作故事作品集30多本,其中共收录故事1000余篇。除此之外,在陈肖敏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也加入了写作队伍。语文教师王乐重拾学生时期的爱好,在豆瓣上连载了1.6万字的网络小说;美术教师章麒发表了自己的散文集……
除了扎根本土,这几年,陈肖敏和她的“故事屋”走得更远了。从2021年起,“肖米故事屋”已经与全国160余所学校结盟,并因地制宜地搭建了96个“故事屋”基地。在王永平眼中,“肖米故事屋”正是乡村教育办出特色的缩影,它让人们看到了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新面貌。
“让每一朵花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这位90后教师的教育初心。对于陈肖敏来说,这场由写故事书开启的冒险还在继续。令人振奋的是,这趟旅程中,她不再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