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星期

一把剪刀,“剪”出未来
杭州市创意艺术学校石丹:
石丹在课堂上教学生设计发型 (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视频

编者按:

他们曾是赛场上的技能高手,也是三尺讲台前的“播种者”、课桌前的莘莘学子、校园里勤劳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故事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最佳注脚,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有力诠释。靠双手记忆,用匠心传承,他们是“校园中的手艺人”。

□本报记者 童抒雯

“如果把这个发髻盘得再高一点,是不是会更好?”毕业在即,在杭州市创意艺术学校的美发实训室里,学生们正全神贯注地打磨着毕业作品,作为专业“掌舵手”的石丹边点评边指导。尽管从教多年,石丹还是能时不时地从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让更多的人相信技能成才”是她一直秉承的教育理想,更是这位90后教师凭借“一把剪刀”登顶世界舞台的信念所在。

石丹的故事更像是一名女“战士”在一夜之间一战成名。

世界技能大赛有着“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美誉。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且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它是每一个职业人的梦想之地,更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2019年8月28日,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现场,广播中响起了美发项目冠军的名字:“DAN SHI,CHINA!”只见,一抹夺目艳丽的中国红跃上领奖台的最高处,笑容和泪花在石丹脸上绽放,为了这一刻,她足足准备了5年,甚至更久。

然而,石丹的折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3年,这位来自江西农村的90后女孩在初中毕业后报考了原杭州市拱墅区职业高级中学(现为杭州市创意艺术学校)。抱着“能有一技之长,立足社会”的简单想法,石丹选择了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女孩子都爱美,美发不仅可以打扮自己,也可以打造更多美好的事物”。

石丹的选择在当时受到了不少乡邻的非议,甚至是诋毁,好在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石丹憋着一口气,下定决心要改变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为美发行业正名,“我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让大家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

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发型师并非一蹴而就。入行之初,光是为了练好剪刀和梳子的配合度,石丹就足足用了3个多月。练习时,剪刀会常常剪到手,一刀、两刀,以至于她的左手上全都是血口子。同样的,为了练习染发这项基本功,石丹粗粗算过,“用过的染膏数量有上万只”。

终于,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学苦练的毅力换来了机会的次次垂青。2014年,学校组织世界技能大赛冲刺选拔赛,她成功入选校训队。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石丹在各类国内选拔赛以及国际邀请赛、挑战赛中崭露头角,并成为中国队在美发项目中拿“第一”最多的人。

2017年,石丹眼看就要走到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可命运就在这个时候踩下了急刹车。在国家队“五进二”的选拔赛中,一直保持第一的石丹发挥失常,最终无缘世赛。接下来的蛰伏和训练,对于石丹来说无异于一场漫长的中场休息,心理调节、专业练习、体能训练……关关难过,关关过。即使是在最灰暗困难的时候,石丹也没有想过放弃,关键时刻为她兜底的还是那颗“不认输,想要赢一次”的决心,“这是我热爱的行业,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从无名小卒到世界冠军的这条路,石丹走了整整5年。但决定从竞技场走向三尺讲台,石丹没有片刻迟疑。2019年,石丹回到了她的母校,成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尽管年少成名,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出发时的理想,“我想告诉大家,职校生一样能够成才”。

石丹执教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学校的“金牌专业”。盘头、拉直、染色、修剪……一系列专业动作背后考验的是每一个美发师实打实的手艺。对于教学,石丹从不马虎,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严格,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扎根,并且做到极致”。

这份期盼并非空穴来风。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石丹发现,职业学校的孩子对未来也有憧憬和向往。在她看来,“只要真心热爱,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我”。

作为世赛美发项目教练团队成员,上课之余,石丹也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让更多的中国选手站上国际领奖台”显然已经成为她努力奔赴的下一站。学校教师王铭娟曾是石丹的学生。在石丹的印象中,王铭娟是个“叛逆少女”。或许是和学生年纪相仿的缘故,又或许是有相似的学习经历,对于职校生面临的迷茫和困境,石丹多了一份感同身受,她总会用自己的故事给予学生鼓励。去年,王铭娟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赢得了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一次,石丹推门听课,上课的正好是王铭娟。看着自己曾经的学生如今在讲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石丹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好像所有的努力得到了回应,我的学生终于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