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徐 震)“我想问下您,浙江有什么很有价值的矿石吗?”日前,在湖州市第二中学的报告厅内,高一(9)班学生吴宇涵向台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发问。“地质研究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对它的热爱。”许院士耐心地从地质构造等角度给予了解答。
当天,83岁的许志琴给该校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传奇地球的课,大山里考古的艰苦、挖掘矿石的兴奋……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如清泉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内心。
院士给中小学生上课,在湖州不是新鲜事。湖州市科协介绍,目前全市已有34所中小学与28位院士结对,学校每年都会邀请结对院士来校开展讲座,还会组织学生到院士所在院校拜访学习。
一个地市能有这么多院士助力,源于一次提议。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旭来湖州二中作科普报告,了解到该校建校120年内涌现出谈家桢、邱式邦等6位院士,便提议“要让青年学生听见科学家的声音”。当年12月,伴随着全省首家“浙江院士科普基地”落户湖州二中,湖州中小学掀起了与院士结对的热潮。截至目前,湖州累计建成省级院士科普基地10家,居全省第一。
“与院士面对面,对学生是特别好的启蒙。”吴兴区第一中学教师施惠荣清晰记得,今年4月,外籍院士罗伯特·肖恩·德梅洛·科赫带来了主题为“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讲座。罗伯特院士研究的是量子场域等领域,但他把高深的学问作了简单的演绎。
在与院士结对的34所学校中,有10所是乡镇学校,有些甚至在山沟沟里。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小学地处山区,2017年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结对。除了线下上课,沈院士还以钉钉线上课的形式和学生交流。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他帮助学校联系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邀请学生前去实地研学。
据了解,目前湖州累计建设市级科学家科普教育基地121家。从去年起,市级科学家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计划5年内实现全市260所中小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