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10日 星期

以评价撬动“高品质育人”
——温州市普高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设计与实践

□本报记者 言 宏

走进平阳县鳌江中学地理学科基地,记者看到很多教具。“别看它们有点粗糙,却能很好地模拟地壳运动等科学实验。这可是学生自己做的,比买来的更有价值。”地理教师郑雯婷自豪地介绍。

“学校开发的特色校本作业已正式出版,不但温州地区很多高中使用,省内其他学校也在使用。”校长李伟君告诉记者,自从打造了这个学科基地,地理教师们焕发活力,做课题,改课堂,从“研教”到“研学”,开展了“给地理的三行情书”等活动,学生更喜欢地理了。

在温州的普通高中学校里,此类学科基地越来越多,学校也从中找到和培育了自己的优势。这源于温州市开展的特色学科基地、特色项目基地的培育与评选。

经过4年探索实践,截至2024年4月,全市有通过认定的特色学科基地49个、特色项目基地33个。在培特色基地总数为115个,学校覆盖率为67%。按计划,到2025年,特色学科、特色项目基地在温州市普通高中学校的覆盖率将超过80%。

顶层设计,以评定导

“5年前,我们就想着如何撬动普通高中的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更要有可以落实的抓手。”温州教育局副局长朱景高说。当时,温州市普通高中发展整体态势不错,百姓对普高教育发展也比较满意,但存在学校“千校一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融合不深等现象。事实上,温州普通高中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省内乃至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

温州市教育局开始谋划,推进区域普高特色发展,如何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朱景高说,他们想到以评价撬动高中从“高考高质量”走向“育人高品质”。

2020年,温州市印发了《关于推进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方案经过十几个来回的调整,对学校分类特色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主要围绕构建整体推进机制、特色学校迭代升级、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学教方式变革等几个方面展开,以期制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造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行政、学术、教研、学校等不同层面的力量,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以智能化新型学习空间、整体性课程资源体系、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等,推动学术高中打造、特色高中创建、特色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基地培育。

评估就是导向,应该设计怎样的维度?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夏向荣说:“出台文件前,我们参考了全国各地的做法,特别是江苏课程基地的研究成果,还参考了国外的一些做法。我们更多地与一线校长和教师沟通,以期通过评估改变学教方式,打造学校管理新样态。”

特色是相对于某一层次的学校而言的,即针对本层次学校的硬件、生源基础、师资水平,体现各自的特色做法和成效。瑞安中学是张文宏的母校,一直秉承永嘉学派爱国、务实与创新的传统,构建“瑞中星”特色学科体系,探索“学计馆”贯通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校长王安国说,要“打造让百姓自豪的学校”。乐清市知临中学校长方春说:“对基地评选,我们原来不太在意,后来发现评选能够真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力争成为国内一流优质学术高中。4年下来,学校有了很多变化。”温州艺术学校校长苏丰华说:“有了评估这个抓手,学校办学更有方向。”

对于像温州中学、瑞安中学、乐清市知临中学等一批硬件好、生源优秀、师资水平高的学校,温州市鼓励其建设学术高中,成为以“为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奠基”为主要使命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对于硬件较好、有一定基础且在某方面有一定特色的学校,鼓励其建设特色高中,成为以培养全面且个性化发展的学生为主要使命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对于在打造特色高中方面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以某个学科或某个项目为突破口,培育特色学科基地或特色项目基地,由点及面,提升办学品质。

特色学科基地的培育立足于普通高中的13门学科,在课程规划与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变革、校本作业设计、学业质量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辐射与影响力、发展机制保障等8个方面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学科教学方式变革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特色项目基地的培育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项目,在内容与形式设计、活动开展、成效体现、辐射和影响力、长效机制形成等5个方面,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学校管理样态创新、“五育”并举等方面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特色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基地培育,虽内容不同,但都突出“特色”和“基地”两种属性。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教研室主任王少莲说,“特色”和“基地”两种属性共同作用,保证了培育成果在同层次学校间的可移植性,解决了以往优秀成果难推广、不愿推广的问题。学术高中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任务,因此,要评学术高中,必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基地,至少拥有数学、物理、化学3个特色学科基地中的2个。

关注过程,以评促育

“在具体评估过程中,温州市的核心方式是‘以评促育’。”温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杨静娟告诉记者。有一次,某校的特色学科基地评估没有通过,学校教研组组长觉得不公平,因为与自我评价有很大距离,就打电话给相关领导。杨静娟知道后,主动与这位教师进行了沟通,并安排他参与了另一所学校同一学科的评估。评估结束,这位组长知道自己学校特色学科基地建设的不足之处,主动要求推迟复审的时间。

所有的评估专家都来自教研部门和学校一线。目前,经过4轮评估,专家库有400多位专家。每轮评估有100多位专家参与,每校7~9个。温州市越秀学校的美术教育中心是温州市教育局特色项目基地,中心负责人金增强说:“可以在评估中看到其他学校的做法,这为我打开了认知边界,同时我也能把自己学校的优势做法辐射出去。”

评估中,专家分为两大类,即材料专家和学科专家。材料专家负责材料审核,主要由各县(市、区)高中教研分管主任和学校教学、德育副校长组成;学科专家负责校本课程、校本课堂、校本作业和校本教研的评估,这部分专家的学科背景与所要评估的学科完全一致,且大部分是本学科的资深教研组长、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

温州市在评估开始前一周挑选专家,提早2~3天通知专家,且所挑选专家均有意识地考虑他们所在学校需要评估的学科或项目,以便他们在评估结束后从被评估学校学到经验,并及时地在自己学校的基地中推广或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培育过程与评估结果真正贯通起来,让学校目标明确,不做无用功。”瓯海中学校长高琼林说。龙港中学很年轻,只有5岁,却有个远近闻名的学生成长中心。中心有700多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00多名学生学习生涯课程、玩心理游戏、测试职业倾向等,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也为他们带来满满的松弛感。校长吕俊杰说,这个成长中心的建立离不开评估项目的推动,评估与学校的发展很匹配。

以评促优,丰富内涵

在某学校,特色学科基地评选没有通过,问题集中在课堂老套和低效。“没有课堂教与学的改革,学科基地就没有内核,坚决不予通过。”杨静娟说。“我们坚持原则,一定要按标准,而且要求当天评估,当天出专家评估报告,然后进行全市层面联评,杜绝说情的可能。现在,大家也习惯了,知道我们的坚持,说情的明显少了。”王少莲补充。

为何区域和学校在意?因为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从考核机制的角度来说,所有县(市、区)包括市直学校的特色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基地,都纳入市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局的考核和市直学校的发展性评估,按照不同县域和市直学校的发展水平确定达标数量要求,如瑞安、乐清等相对发达县域在2023年度的考核中要求基地数量达到6个及以上,永嘉、平阳、苍南要求4个及以上,文成、泰顺等则要求2个及以上。

另外,市直学校的特色基地在培育期和通过认定之后的运行期,每年都有一定的专项经费予以支持,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

据悉,6月温州将公布市学术高中和特色高中的认定标准,12月将启动第一批学术高中和特色高中的评估认定工作。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温州市将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区域内形成层次与特色相叠加的多样化办学样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