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4月30日 星期

一所会自己发电的零碳学校
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澎诚中学探索校园节能

□本报通讯员 杨柳鸣

最近,每当连绵的阴雨天告一段落,阳光普照,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澎诚中学的学生们总是特别高兴,因为学校的光伏板又可以全力发电了。只见操场一侧,一块4平方米见方的光伏板正“沐浴”在阳光中。这块光伏板被学生们昵称为“向日葵”,因为它装有跟踪控制系统,能自动跟踪太阳光线,调整倾斜角度,提高发电效率。

零碳科技看得见

在澎诚中学,像这样的光伏设备遍布校园各处。“向日葵”旁,一盏安装了LED显示屏的智能路灯能24小时播放校园各类信息,它配备了光伏板,用电自给自足;校园的智能座椅上也装有长条光伏板,为座椅两侧的手机无线快充设备提供电力支持;教学楼、科研楼屋顶,实际使用面积约为1821平方米的720片光伏板持续工作,为学校运作提供澎湃的电力;教学楼廊桥东侧的蓝绿色玻璃,是36块光伏玻璃组件,不仅形成了景观长廊,更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当日发电量1412.8千瓦时,累计发电量15.58万千瓦时,节能减排二氧化碳155316千克……走进学校的未来学习中心,电子屏展示着校园光伏设备的当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日发电趋势及节能减排等数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澎诚中学于2022年8月建校,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绿色建筑理念。绿色校园建设,要“节流”,也要“开源”。在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于去年10月中旬完成光伏板铺设,在未改变屋顶绿化面积的前提下让光伏这一清洁能源进入校园。学校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案,并于11月通过国家电网并网验收。据测算,学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7.5万千瓦时。

作为一所会自己发电的学校,按照《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标准,去年11月29日,学校获得了零碳公共机构认证证书,成为区域内首家零碳学校。

激发学生的科探思维

学校尝试以光伏发电为载体,编纂了《零碳光伏的秘密》《未来汽车》《走进科考船》等活动手册。学生可以化身零碳实践员,参与用光伏板设计制作自动灌溉系统、制作光伏供电车模、测算碳排放数据等一系列零碳科研实践活动。

每周四下午,学生位木杉最喜欢的零碳小屋项目化学习活动准时开启。在教师的指导下,位木杉和同伴合作绘制了零碳小屋的设计图。绿色的光伏板屋顶,用可回收的塑料、稻草板作为建筑主材,小屋内还有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用于储存分配从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电能。她还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小屋内的植物灌溉。“学校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建造方面的灵感。”位木杉说,“零碳的理念并不高高在上,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为零碳生活作贡献。”

与这些实践活动相配套,学校还开设了零碳银行,鼓励学生收集废弃的纸板、饮料瓶等,定期来零碳银行兑换“诚实币”,让零碳实践融入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零碳校园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赋予绿色学校以崭新的理念,从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课程、绿色德育几个方面对师生进行富含新理念的绿色环境教育。”在副校长夏明看来,可持续发展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学校要把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到各项育人活动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推动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