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星期

在剧中“愈”见更美的自己
浙江交通职院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新载体

□本报记者 童抒雯

“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如何和手机相处?”……这些萦绕在当代大学生心头的困惑和担忧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情景剧中一一展现。创编、参演心理情景剧,如今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新风尚,也是学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

学校运输管理学院大二学生赵东萍曾参演心理情景剧《黑狗日记》。该剧讲述了一个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大学生在学校心理教师的帮助下,与内心的“黑狗”从对抗到共处,从压抑到接纳,从退缩到成长的心路历程。对赵东萍来说,这次参演的经历不仅让她关注到了抑郁症群体,更让她对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知,“现在的我能更好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学校心理中心主任史秀玉是心理情景剧的幕后指导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多年来,史秀玉已累计接待学生咨询2500余人次。在日常的授课和咨询中,史秀玉发现,90%的学生心理状况是比较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但仍有少数学生受到学业压力、就业焦虑、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的困扰,情绪容易波动。

如何利用心理情景剧精准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成长的烦恼”呢?史秀玉决定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就地取材。一方面,从学生入校环节入手,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开展学生心理普查,通过大数据“描绘”学生的心理“画像”;另一方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把一些真实的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

心理情景剧《手机社交时代的你,还好吗?》的剧情就是改编自学生日常生活,是大学生在手机社交时代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它讲述了学生在手机社交软件的“操纵”下,陷入迷茫、焦虑、失真的心理困境,之后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主人公及时醒悟、重新找回真实自我的故事。在史秀玉看来,这样的作品不仅接地气,还更具有说服力,比单纯的教学更有效,“参与创作和出演这样的心理情景剧不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自我探索、自我认识的机会,更让他们同龄人之间产生了情感共振,促进自我的成长”。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是主阵地。从2011年开始,浙江省要求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在浙江交通职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核并不是传统的笔试,而是要求每个大一学生在学期末呈现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情景剧。为了撑起一场剧,大一新生往往会主动“破圈”,邀请经验丰富的学长一起参与。如此一来,心理情景剧的参与范围从原有的少数人扩展到全校范围。

学校智慧交通学院学生杜成琳曾以寝室矛盾为原型编排了一场期末情景剧。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杜成琳和组员们一起分析了矛盾的类型、起因,并总结出产生矛盾的症结,而在表演环节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了一些大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化解危机的情节,增加看点。这场剧正式演出后,效果极好。

与此同时,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抓手,心理情景剧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创作和演出。在学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黄钢看来,心理情景剧之所以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心,与其自带的现实感分不开,“心理情景剧将心理健康知识和校园生活日常融为一体,寓教于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解决心理困惑的方法、得到正向积极的启示,对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和形成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

据悉,学校的《“思·悟·创·生”——校园心理情景剧在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案例》已成功入选2024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