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星期

万眼罗灯镌刻光影的故事
海宁职高开启硖石灯彩传承新篇章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形”行业与“无形”文化的融合,千百年来,匠人们的手上功夫就是非遗技艺传承的最佳载体。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本报今起推出“非遗传承职教行”系列报道,展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浙江经验。

□本报记者 杨 倩 通讯员 徐顾琴

当夜幕降临,位于海宁市硖石镇的南关厢历史街区变得热闹起来,白墙黛瓦下人头攒动。一盏盏轻盈的罗灯摇曳,光线在密密的针刺孔的掩映下,渲染出斑驳有致、玲珑剔透的效果,为古色古香的街道添上几分流光溢彩。

海宁硖石灯彩,源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历经千年的硖石灯彩依旧绽放耀眼光芒,这背后,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灯彩传承教学基地师生多年来的努力不无关联。

传统工艺进课堂

“有些复杂的纹样需要刺下上万甚至几十万针。”“动作要标准,垂直刺下去,把握好力度、方向,才能让光透出想要的效果。”“这是对眼睛的挑战,也是对专注力的挑战。”……4月10日午间,在海宁职高灯彩传承教学基地,一群热爱硖石灯彩制作的学生正在省特级教师、硖石灯彩嘉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寿斌杰的带领下,专注着灯彩纹样的刻制练习。

硖石灯彩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经千百年的锤炼,已经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早在1998年,海宁职高就与当地政府、硖石灯彩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设了省内首个硖石灯彩制作班。为了扩大技艺传承面,2009年,借由硖石灯彩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契机,海宁职高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灯彩制作和设计系列课程,同时,面向全校学生推出灯彩制作选修课。

回忆起在灯彩传承教学基地里学习扎灯技艺的时光,从海宁职高毕业的年轻灯彩艺人陆春兰不禁感慨:“最开始,我只有一点点美术基础和一腔热情,八字技法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跨越的8道鸿沟。”从简单的针刺和刻工入手,由易至难,经过一年的学习,陆春兰对八字技法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时,教室里又多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师傅。从草图设计到骨架扎制,从裱纸到刻工、针工等,几个月过去,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一盏精美的挂灯在陆春兰手中诞生。“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学校特意聘请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杰。”陆春兰说。

除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进校指导,在学校的邀请下,硖石灯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金龙更是将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在灯彩传承教学基地里。行业名家定期来校授课,实施“双师共导”小班化教学的传承实践,让学生与大师零距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灯彩制作技艺的热情。

古老灯彩焕发新生机

漫步在南关厢的街头,记者的目光被造型别致的仿古路灯吸引。灯高约1米,形似一座小小的亭台,凑近看,透过细密的针刺孔,南关厢的建筑轮廓从灯罩上透出……“这是我校优秀毕业生费志涛设计的。”寿斌杰介绍道。

为了让硖石灯彩这一古老的技艺彻底“活”起来,灯彩传承教学基地的师生们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传统的灯彩是用针刺在宣纸上形成图案的,江南潮湿,宣纸不易保存,加上露天悬挂,一盏精美的灯彩很快就会褪色,甚至损坏。“这个路灯里的图案是刺在不锈钢板上的,风吹日晒雨淋都不怕了。”2009届毕业生费志涛现在已经是硖石灯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多年来,自己一直在运用现代新材料改良灯彩制作工艺的道路上努力。

在灯彩传承教学基地里,一盏会变色的“吉祥如意”灯彩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费志涛的作品,变色的灯光来自LED变色灯带。“以前都是用钨丝灯泡,费电不说,钨丝灯泡温度高容易影响宣纸的‘寿命’。”费志涛说,“而且灯彩造型复杂,难免有一些角落是灯泡照不到的。”从节能灯到LED灯珠、灯带,再到现在使用的超薄导光板,在师父寿斌杰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不断引入最新的照明技术,改良灯彩制作工艺。

费志涛还向记者展示了一幅装饰镜框,按下开关,灯光透过针孔,一对蝴蝶翩然飞舞。“灯彩的核心是针刺画片,考虑到当下家装简洁时尚的风格,我们提取了针刺画片这个元素,将其制作成装饰镜框。”还有实用台灯、工艺灯罩,一系列现代灯彩产品让传统非遗技艺走进了现代家庭。海宁职高非遗传承教学团队因此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基地被市政府授予“硖石灯彩产品研发中心”称号。

从个体传承到群体传承

除了日常在基地教学、研磨,师生们还经常走进社区、幼儿园、中小学,传播灯彩技艺。“一开始我都粘不齐,没想到最后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小挂灯。”3月6日,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中心园的200多个萌娃,来到灯彩传承教学基地,在师生的共同指导下体验了灯彩制作。

陆春兰也清楚地记得,有一次,120多个幼儿来到学校体验灯彩制作。正是这次活动,让她体会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不易和传承教学的艰辛。在幼儿心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点亮幼儿心中那盏“传统文化”的灯彩,这为她毕业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寿斌杰统计过,自己一年要做10多场非遗传承体验活动。除了在区域内甚至面向全国开展灯彩制作体验活动和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多年来,灯彩传承教学基地还承担起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2015年至今,已经有来自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多国的师生来访。“它被点亮的那一刻,太漂亮太精致了!我会永远珍藏的。”寿斌杰清楚地记得澳大利亚玛格丽特河郡高级中学学生索菲,手捧自己制作的挂灯时的兴奋表情。在他看来,非遗技艺的传承必须从个体拓展为群体,各种体验活动虽然会占用大量业余时间,“但是了解硖石灯彩的人越多,硖石灯彩才有可能照射出更绚丽的光芒”。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