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一个全新的栏目《中小学阅读好课》正式与大家见面了!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生只有接触各种有趣又有意义的阅读材料,才能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进而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教师正是助推学生阅读的关键角色,每一堂阅读课都是点燃心灯的火苗。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一起观摩优秀的课例,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本,如何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表达。欢迎加入《中小学阅读好课》,感受阅读的力量,领略精彩的教法,探索无限的可能。真诚期待在下一期中见到您的课例作品。
□湖州市第二中学 贾桂强
《论语》的结构是碎片化的,选修教材《〈论语〉选读》中的《克己复礼》一课,虽然讲到孝,但是显浅表。我将《论语》一书中关于孝的论述汇集在一起,并结合另一部儒家经典《孝经》,让学生作深入的思辨式阅读。
师: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人文底蕴极其深厚。唐代诗人孟郊用一首《游子吟》赞颂和感恩母爱,体现了孝。我们一起来温习一遍……(师生共读《游子吟》)
师:想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就要从源头上去找。梁启超先生说:“《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论语》,一起解读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孝。
教师展示甲骨文和篆书的“孝”字。
师:“孝”是一个会意字。请发挥你的想象,描述一下这个字的结构。
生:下面是孩子的“子”,上面是“老”字的省略。
师:是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就是奉养父母。你猜对了。
一、你如何理解孝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尽孝?请谈谈你的看法。
生1:我觉得分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宽慰两个方面,要关注父母身心的需求。
生2:应该多陪陪父母,并且照顾好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
生3:我觉得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学生时代要努力学习,让父母满意;工作之后,要多陪陪父母。
生4:听父母的话,尽量不顶撞他们,不让他们生气。
生5: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活。
生6:带着感激之情,理解父母,感同身受。
师:好,大家都谈了自己理解的孝。那么,2000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提倡的孝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克己复礼》一文,其中有3处谈及孝。另外,我将《论语》和《孝经》中的材料汇集起来,共有16则。请结合这些材料,谈谈你对孝的看法。
生1:我选的是第6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色难”,难以做到面对父母时表情始终恭敬和蔼;“有事”,家中有事情需要处理;“弟子”,子女;“先生馔”,让父母先享用。)
孔子的这番话强调孝的内涵远不止于物质上的供养和表面上的服侍,重要的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和内心的敬意。
生2:我选的是第11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我觉得,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光宗耀祖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孝的起始是珍惜自己,不能糟蹋自己的身体,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师:可见孝是有等第之分的。有的人走上轻生的歧路,这是大大的不孝。
生3:我选的是第9则——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认为要守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
师: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外出求学或者谋生,不可能做到“不远游”,但每个周末要抽一点空给父母打个电话,或隔一段时间去看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已被写入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生4:我选的是第7则——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是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跟父母说话时会很随意。当父母不听从时,我们可能会大发脾气,对父母不尊重,所以“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很难做到。
二、孝的三层境界
师:如果仿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对父母尽孝能不能概括出三层境界?
生1:第一层是守孝的形式;第二层是物质的供养;第三层是精神的尊重。
生2:我认为,第一层境界是保护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第二层境界是敬爱父母;第三层境界是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生3:有三种孝:第一种是给人感觉很孝敬;第二种是知道要孝敬,但并没有实实在在去做;第三种是在精神和心灵上孝敬父母,不知不觉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生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从爱自己做起,这是孝的第一境界;物质上竭尽所能,赡养父母,尊敬他们,这是孝的第二境界;精神之孝贯穿始终,无论父母生前身后,都能够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这是孝的第三境界。
师:老师也概括了三个境界:养身、养心、养志。同学们的概括比老师还好,给老师很大的启发。
三、“亲亲相隐”是否合理
师:在阅读材料中,有的同学对下面一则材料不理解:“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偷窃)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你觉得孔子说得对不对?
生1:我觉得不对,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就是相互包庇。
生2:儿子可以把羊还回去。
生3:从孝情来看是对的。儿子孝顺父亲,不忍心把他送进监牢。
师:孟子曾经被问及:假设舜的父亲瞽瞍(Gǔsǒu)杀人,舜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先让执法者皋陶(Gāoyáo)“执之而已矣”,然后再“窃负而逃”,背着父亲一起“遵滨海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
最早将“亲亲相隐”法律化的是秦代。秦律有“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告者罪”的规定,并不强迫亲人之间互证其罪。(注:“非公室”,家庭)。
到了唐代,容隐制度形成完整体系。此后,宋、元、明、清皆承唐律,只有谋大逆等重罪规定不许“亲亲相隐”。
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日本和韩国一直保持“亲亲相隐”的制度传统。西方法律体系中,夫妻之间享有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只有夫妻之间知道的信息的权利。
中国现代法律虽然不再直接规定“亲亲相隐”,但是在处理案件时,也会考虑到亲属间的特殊关系,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避免因法律的刚性执行而破坏家庭关系。
如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亲属间的窝藏、包庇行为,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犯罪动机、犯罪后果等因素,从而在量刑上有所区别。
但凡事没有绝对,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等,“亲亲相隐”的原则不再适用,公民有义务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
四、课后思辨作业
师: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请对下面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孔子说的“杀身成仁”二者之间是否矛盾?
【教学反思】
在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认为要正确认识“批判”的含义。正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所说:“批判并不意味着否定,虽然批判必然伴随着质疑与解构。”对于儒家的孝,人们常有误读,认为是“愚孝”,是封建的东西。
《论语》中有许多谈孝的语段,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展开文本细读,肯定孝积极的一面,然后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孝亲敬老作为一种责任和行为规范。今天,我们如何理性地传承这份美德,这是一大难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突破:
1.让学生谈自己对孝的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2.品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关于孝的讨论。贴近文本,见今人与古人都有情感,拉近学生与《论语》的距离。
3.理性阅读。多问一个“为什么”,展开课堂讨论,激发思维活力,让学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