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星期

宁大:全链条生涯教育 护航学生升学求职路

“奔甬而来”宁波大学春季首场综合性招聘会上,求职学生在投递简历。
(学校供图)
宁波大学师生到宁波前洋经济开发区开展进企业走访活动。
(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 李 平

赵家震是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机械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投递了六七份简历后,他最近成功签约了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对这个结果我很满意,汽车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薪资待遇也不错”。

“要让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关键要从做细做实就业指导服务入手。”宁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洪影说。近年来,宁大持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融合递进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联动,打造“课程+比赛+辅导+咨询”的全链条生涯教育环节,提高学生求职竞争力,全力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打通生涯发展“链条”,提早“谋就业”

3月13日,“2024宁波大学春季首场综合性招聘会暨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在学校就业市场举办。招聘会上人头攒动,其中不乏大一、大二的学生前来问询,该校阳明学院德语专业大一学生李易航也来到现场。

原本喜欢法律和辩论的李易航,误打误撞学了德语专业,入学之初深感迷茫和失落。通过“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的学习,他迅速走出迷茫期,做好了大学4年以及未来的规划,并立志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持续努力,朝着自己的法律梦进发。现在,他浑身充满了干劲。

在宁大,“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是大一新生的通识类必修课,每年覆盖学生近4000人。在浙江省首届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创新比赛中,该课程荣获二等奖。

课堂上,学校教师要求大一新生不仅要去招聘会上“实操”,还要手写心得体会。“通过和企业招聘者打交道,并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形成文字,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懂得了企业用人要求,坚定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信念。”李易航说。

宁大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等教育通识课程,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特色、校友案例等内容纳入课程,邀请知名企业HR、产业导师进课堂联合授课、开设讲座,帮助学生尽快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观念。面向中年级学生,搭建“双百双进”“红色印记”“千村观察”“千生走基层”“社区实践计划”“实习扬帆计划”等实践活动平台,助力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面向准毕业生,该校通过求职实验室等平台,围绕求职简历优化、考公考编、求职技能提升、法律法规普及等主题开展系列培训,帮助学生挖掘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今年宁大还计划开展“就业主题班会”系列指导,内容涉及求职观念、生涯规划、职位信息获取能力、职场常识等。

宁大商学院金融专业大四学生马旭东早在大二时就获得了该校第十四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马旭东记得,他和团队成员参加的是职业分析赛道,并最终选择了保险理赔师这个职业。“比赛中,通过职业规划,特别是通过对3家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赔师进行线下访谈,我们获得了行业内的第一手真实信息,有利于更精准地把握职业特征,更合理、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校企双向奔赴,助力“就好业”

4月11日中午,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几名HR早早来到宁大就业指导中心,从下午1:30开始,他们要对有意向的求职学生进行面试。其中一名HR告诉记者:“本单位和宁大一向联系紧密,近两年来有了更多的合作项目。我们的很多同事都是宁大校友。宁大毕业生综合素质都比较强。希望这一次能迎来更多新人的加入。”

近年来,宁大学生留浙率持续走高,2023届毕业生留浙率接近80%,其中超六成毕业生选择在宁波就业。宁大研二学生唐卓认为,这固然是宁波的创业环境和人才政策吸引力高,但更离不开学校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和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唐卓不是宁波本地人,本科期间也不在宁波就读,很担心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会吃很多“闭门羹”。但去年暑期,她非常轻松地找到了理想的实习机会。“实习信息通过学校官方的就业信息平台发布,用人单位都经过学校严格把关,信誉有保障、知名度高,点开就能投递简历,申请的流程也非常便捷,为我解了燃眉之急。”

近几年,宁大就业工作强化党委领导,科学把握就业育人的方向和内涵,在“课程+比赛+辅导+咨询”的全链条生涯教育的各个环节,始终强化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职业能力需要与人才培养方向有效贯通起来,为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提供扎实保障。

为让毕业生不仅“有选择”,还能“选得好”,宁大搭建校政企协同的大学生求职就业服务平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通过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拓展就业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深化校企地就业创业合作共同体,搭建大学生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该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宁大就业信息网注册企业单位总数达11508家,每日不间断通过“宁大微就业”公众号推送招聘岗位信息,今年以来新发布岗位数达53443个。

采访中,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目前招聘市场竞争激烈,意味着企业选择的机会更多了,不过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是比较难的。“一边是企业日益增长的校招人才需求,另一边是‘考公热’‘升学热’等带来的校招人才数量缩水,现在招聘周期在不断拉长。”

“同样是行业的重点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来学校开宣讲会座无虚席,有的企业过来却无人问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企业了解不够。”王洪影说,企业也要开启校招工作前置化,通过创新的校招模式及多形式校企合作项目等,更好地为企业网罗人才,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据统计,本学期至今,宁大共举办校园招聘会7场、网络专场招聘会8场、宣讲会65场,共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

“个性化”对症施策,减少“缓就业”

近日,马旭东收到了宁大考研复试通过的消息。他欣喜地说:“考研是我很早就定下的目标,如今梦想成真了。”

和马旭东一样的毕业生不在少数。2023届宁大本科生深造率超过36%,预计2024届毕业生深造率将持续上升。学生对学历提升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攀升。不仅如此,选择考公、考编的毕业生也在急剧增加。

在王洪影看来,无论是升学,还是考公、考编,职业选择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择业的随意性和职业规划的盲从度。对于那些有志于追求科研事业或者有志于投身公共服务事业的毕业生来说,这些都不失为值得考虑的选择。但是,如果一味地盲从,会失去很多优质的求职机会。

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宁大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精准的辅导帮助。让唐卓感触最深的,是学校高频次、高质量的各类指导活动,“无论是就业还是考公、考研、出国等,都有所涉及,真是特别暖心、特别到位,对自己帮助很大”。

王洪影直言,之所以缓就业,有的是源于学生的求稳心态、追求更高质量就业岗位,有的则是求职能力不足或是对职场缺乏了解。对于确实有困难的毕业生,宁大开展“宏志助航计划”专项行动,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力”“校友力”,开展特殊群体帮扶,通过院长、书记、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一对一帮扶,联合校友企业力量,推荐学生就业。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