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学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星期

今天我们怎么做课堂观察


□本报记者 池沙洲

“课堂观察在性质上应该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一种日常的专业生活,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做的。”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杭州市临平中学)教师郑超如是说。他发言中的“课堂观察”有一个传统的称谓“听评课”。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行了一个有关数字化教研的全省性经验分享活动,共有3位主讲人上台传经送宝,描摹课堂观察这一常见教研形态应有的样子。

有一个范式一直很好用

“课堂观察是专业的学习研究活动,参加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上课的人(被观察者)和听课的人(观察者)。观察者往往有多个,大家一起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学科合作体。”郑超引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10多年前的说法,认为传统的听评课具有仅凭个体而无合作、仅凭直觉而无证据、仅凭经验而无研究的缺点,而它的升级版“课堂观察”从思维入手促进课堂转型。

为此,崔允漷提出了课堂观察LICC范式,即通过4个维度、20个观察视角、68个观察点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对立走向理解、从业余走向专业。

这4个维度是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这一范式近年来得到了中国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每一个维度都有5个视角,每一个视角我们再把它进一步分配给若干个观察点。”郑超举了“学生倾听”的视角为例,“有多少学生在倾听教师讲课?他们倾听了多少时间?又有多少学生在倾听同学的发言?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同学的发言?倾听的时候有哪些辅助的行为,如记笔记?有多少学生发生了这样的行为?……在观察中,教师通过追索这些问题,就能形成结构化的课堂思维。”

郑超举了一个例子,在一幅教室平面图上,他用五角星和三角形分别标示学优生和学困生,同时也标示出教师的观察点。“大家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坐在前面,他想要观察的是整体的学生面貌;坐在最后排的人更多的是观察上课的教师,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学生的干扰;而坐在通道中间的教师,他只要稍微转身,就很容易观察到前后左右学生的典型反应。”

因此,在课前会议阶段,观察点的选择取决于我们想要研究的对象和想要解决的问题。资深的、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在选择观察方式上比较自由;但对于青年教师,郑超极力推荐使用LICC范式,借助同事的分工合作来进行课堂观察。

数字技术是人脑的延伸

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李洪江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张奇怪的PPT:左半部分是一幅照片,有学生在教室里自习,也可能是在进行课堂练习;右半部分有点像心电图,由若干条波状曲线组成,其中每一条曲线对应一个课堂时间,如“科学14:15—14:55”。

李洪江介绍,这是仁爱中学在尝试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探测学生的学习专注度。记者这才发现,照片中每一张课桌的桌角上都摆着一个白色的物品。这让人想起电视剧《鸣龙少年》中,学生用手机进行学习时间管理的场景,只是现在有了比手机更加智能的科技手段。李洪江把它称作“AI慎独”,可以在后台形成数据反馈给教师统一管理,推动学生更加高效地自主学习。

李洪江向与会者陈述了镇海区教研系统的特点: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育技术“四位一体”。具体解释起来,有一个现象就是“兼职教研员身份在全区教师中广泛存在,比如我还兼任信息技术教研员。这恐怕是和其他区县不一样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要承担多项任务,但这么做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各方面协同配合的能力非常强,能够完成在别人看来难度很大的工作。”

然而,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我们已经走过了用“人”做事的时代。李洪江表示:“现在到了一个瓶颈期,我们向镇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提出:如何用数字化来提升区域教育和教研品质?否则,凭目前的实力很难承接住镇海教育高位发展的需求。”

在镇海区推动创建“四学两区”(宜学镇海、优学镇海、乐学镇海、品学镇海,教育现代化区、基础教育名区)和践行“三大理念”(生命教育、教师发展学校和办好每一所学校)的背景下,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各个学校都具有的智慧校园(前台)和区域教育数字化基础(后台)之间,再搭建一个局院校企一体的数据中台,实现数据流转、全员卷入、靶向干预、降本增效,最终实现教师的高质量发展”。

李洪江告诉大家,“品学镇海”作为“学在浙江”的分平台,已于3月15日在钉钉平台上线,希望通过工具支架做全场景、全流程的数字化教研,提升教研的参与度、专注度和黏合度。

关键少数要点亮一盏灯

“现在怎么所有的人都在用人工智能?那是真的人工智能吗?谁是真正懂人工智能的?我们有几个是真正受过人工智能教育的?……”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郎建华开场即是一顿灵魂发问。

郎建华讲到温州教育的特点——人多,并给出了一组数据:各级各类学校2359所、在校生159.67万人、教职员工14.59万人、教育规模约占全省1/6。为了给师生们未来的发展以强有力的保障,数字赋能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课题。

无论是未来教育体系(2020年)、教育“数字大脑”(2020年)、人工智能教育(2022年)、中小学科学教育(2023年),还是K12技术与工程学项目试验区(2024年),温州教育一直致力于向着“使我们的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的人”这一目标整体推进。

很多的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的时间节点——2025年,近在眼前。

“也就是说,我们想培养一群懂人工智能的学生来为我们整个温州的教育做一个支撑。”然而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有的学校声称自己有人工智能课程,结果我们一看还是创客那一套。”郎建华总结,到2025年,“温州要基本建成1000所实验学校、100所示范校,实现课程全普及、实验室全覆盖、项目全开放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

温州作为全国首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育区(2023年),要建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每月上人工智能公开课、产生人工智能精品课例、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研讨活动……

为此,温州启动了“五个一”工程(一校一AI团队、一校一AI课程、一校一创新项目、一校一品牌活动、一校一智能空间),“为了让这个框架有血有肉有灵魂,关键需要培育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以往的评课效率太低了。有一次我们评了18节课,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因此,我们尝试用AI技术赋能教研,对课堂进行数据分析,如教师讲课的时间有多少、教师提了哪些问题、师生互动的时间有多少、这节课教师的教学重点有哪些。”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部主任郭剑峰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在积极研制新一代教研平台。3月28日,浙江省人工智能教研平台“浙里教研”正式上线。

该平台从全省选择了15个区县作为实验区,建议各区县先推荐一所高中、每所高中先推荐3个学科试运行。

“浙里教研”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可在手机端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听课评课,为分析课堂教学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数据,如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布鲁诺问题分析等,减轻了教师和教研员的负担,突破了原有教研模式的时空和资源局限。

据悉,“浙里教研”可在第三方平台实现推流,致力于打造浙江线上教研新品牌,为促进省市县校4级教研力量整合、偏远山区教师参与高质量教研提供了条件,最终使经验性的教研逐渐走向循证性的教研。

正如李洪江在论坛中所说:“做数字化教育的道路是曲折而艰难的,对此在座的教育技术人深有同感。作为教研这条线上的‘关键少数’,让我们共同拥抱未来,拥抱技术,点一盏灯,照亮别人,照亮自己,照亮前行的路。”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