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4月12日 星期
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胡小江:
永不停歇的乡村教育“逐梦人”

胡小江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畲族文化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童抒雯

在桐庐县江南初级中学,教师胡小江的一天是从第一声起床铃开始的。陪学生一起吃早饭、巡课、上课、备课、批改作业……一口气忙到晚上。就算学生们都睡了,他还是不放心,拿着手电筒一层楼一层楼地巡夜。从教8年,这样的习惯胡小江也坚持了8年。

除了让自己的节奏与学生同频,胡小江还把自己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一年至少读完10本书(40本期刊),至少完成15篇论文、听评200节课……这份工作清单是胡小江给自己下的“硬指标”。对于这位90后教师来说,他需要让自己一直“在路上”,“保持饥饿,保持思考”。

教“有用”之书

去挖野菜吧!看看大自然里究竟蕴藏着多少关于野菜的秘密。到农场里松松土吧!看看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会有怎样的影响。去烧份竹筒饭,炸个馒头,腌个皮蛋……用舌尖上的体验拉近与故乡的距离!

在胡小江的课堂上,一切都是那么“接地气”。

教过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也教过综合实践活动课,或许是因为有跨学科教学的经历,胡小江的课堂丰富且多元。显然,对于乡村教育,胡小江有着自己的理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习知识不应该只发生在教室里,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观察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有《民族大团结》这一课。根据过往的教学经验,胡小江发现,“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理论知识,学生不会感兴趣,更不能体会到民族团结的情感”。桐庐当地的莪山乡就是畲族聚居地。胡小江灵光一现,“学生要走出课堂,要有真正的社会实践”。

但是,那时要把课堂搬到校外去,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幸运的是,学校的支持最终促成了这次畲族文化寻觅之行。胡小江后来才知道,这段经历成了很多学生“初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尽管如今他们已经毕业多年,但当听到有人说“这次学习经历颠覆了他整个学习观”时,胡小江心中满是欣慰。

事实上,这趟“旅行”改变的不只是学生。面对传统应试教育中成绩和分数的裹挟,乡村教育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这是胡小江一直思考的事。从2016年起,胡小江开始担任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他暗下决心,要帮乡村学生找到一条“符合他们认知和成长的学习路径”。于是,他把育人的场所搬到了乡间、田地,还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开展项目化教学,一起推动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应该是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在胡小江看来,种种尝试和创新的背后离不开最朴素的教育理念,“我希望学生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

育“多元”之才

也不是没有离开的机会,但对于每一位扎根乡村的教师来说,留下的原因总是惊人的相似和简单,“不舍得”。在胡小江这里,原因也一样,“这里的孩子需要我”。

胡小江的童年也是在农村度过的。对他来说,乡下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是他成长的养分,甚至他可以从学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童年时的模样”。相比现在的“学霸”人设,胡小江用“默默无闻”来调侃自己的学生生涯,“老师可能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这样的“学困生”心态一直持续到了小学四年级。当时,语文老师要求班里学生每天写日记,“我每次都很认真地去写。这个老师给我打的分要么是A+,要么是A”。不管这是无心插柳还是有心栽花,在胡小江的心里,一个简单的评价却好似打开了人生的开关,“从来没有得到过认可的一个人突然之间被看到了。他让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多年之后,这个曾经被肯定过的少年站上了讲台,成为一名愿意肯定学生的教师。在胡小江与学生的沟通话术里,总是少不了鼓励和肯定。胡小江始终觉得,“对于乡村学生,应该用多元的视角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而不是仅仅用成绩框住他们”。

在用肯定去发现学生的同时,胡小江也尝试着用理解去治愈学生。胡小江曾教过一个喜欢偷东西的学生。刚开始,胡小江以为学生是因为缺这些东西。于是,他自己掏钱给学生买齐学习用品,但情况还是没有改变。在一次沟通中,胡小江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的行为是一种习惯,而他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改变这个习惯。

胡小江对学生细腻的体察和关照,同样也得到了学生的回应。学生们给他起了一个和他性别相反的名字——“胡妈妈”,“可能是因为我管得多又管得细吧”。

有一次,胡小江收到了一个已经毕业学生的短信。信中写道:“胡老师谢谢您!初中3年我从来没有被重视的感觉,在您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被重视。”再后来,胡小江听说,这个学生到了职高后当了班长,“反正有点走上人生巅峰的意思了”。

胡小江说:“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没有名校的光环。然而每个人的人生终点应该由自己决定,希望我的学生也是。”在个性签名里他写着这样一句话,“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