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郑远)今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当天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成立了“家长安全学校”。
据了解,“家长安全学校”有自己的“校长”“副校长”和“辅导员”。他们是来自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青少年安全教育相关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家长。担任首届“家长安全学校”校长的是杭州市拱墅区公安分局上塘派出所所长孙亦汇。现场,他直言正在思考如何“办学”,“重点工作就是思考如何优化课程,甚至能贴合辖区其他学校,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有效的安全教育可以减少80%以上的青少年意外伤害事故。真实的社会生活是最有效的青少年安全教育场景。家长是社会生活场景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首要主体。”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学校校长章汉平介绍,这是创办“家长安全学校”3个最基本的立足点。
现场还公布了“家长安全学校”下一步将开展的三大行动,即更有效地汇聚辖区内各种安全教育资源、深度研发“家长安全学校”的校本课程、以家长为主体推进基于现实生活场景的安全教育活动。其中校本课程行动,学校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与成长需要,科学设置各阶段的安全教育课程,例如一年级学习“认识交通信号”、三年级学习“遇到火灾怎么办”等,同时防溺水教育将成为全年龄段学生的必修课。
成立仪式结束后,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还在校园内为家长和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安全教育现场展示和体验互动活动,包含各种安全保障装备展览、各领域安全知识竞答、消防逃生实景体验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