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3月15日 星期
追忆张杰:
一颗赤子心 一生教育情

张杰在香港(受访者供图)
张杰在香港加连威老道24号开的杂货铺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童抒雯

2月18日,正月初九,年味正浓。而在绍兴市上虞区,一个人的名字被人们深深挂念着。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浙江省爱乡楷模、“浙江骄傲”人物、知名港胞张杰溘然长逝。

在过往的新闻文本里,他是“睡地板的老板”,是“享乐时的穷人,捐款时的富翁”。根据统计,迄今为止,张杰捐助建造的学校共有18所,教学楼22幢,为上虞教育事业捐款捐物累计1500万元,“50岁以下至少一半的上虞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收到过他的帮助”。

张杰是谁?当一个人逝去后,被人记住的是什么?助学兴国的信念从何而来?以及,在他的身上有着怎么样的时代精神……为了解开这些谜题,记者来到了张杰的家乡——上虞梁湖,找到了他在故乡的亲人、有过交集的朋友,通过他们的叙事,还原张杰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

他是“香港老板”

40余年给家乡教育捐了1500万元

在张杰事迹陈列馆内,有着这样一幅地图: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从城镇中心到偏远乡村,星星点点,遍布着张杰资助过的学校。这些学校由点及面,编织成张杰捐资助学的爱心网,更撑起了当地学生渴求更好教育的梦想。

张杰的捐赠之路,是从1979年为上虞中学捐赠一台彩电开始的。当时,上虞中学楼顶上高高耸起的天线还成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报效祖国、回馈故乡是张杰一直搁在心底的理想,正如他所说,“只要我张杰在一天,就要支持家乡教育一天”。从那以后,张杰捐资助学的热情愈发高涨。除了向学校捐赠冰柜、汽车等物资,张杰还设立了万元奖学基金,用来资助贫苦学生。此后,他更是将目光落在了当地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改善上。

李永昌曾是上虞中学的教师,回忆起和张杰的第一次交集,李永昌感慨万千,“感觉像是天意”。1987年,张杰再次回访上虞中学,机缘巧合下径直走进了李永昌的办公室,“他瘦瘦高高的,还戴着眼镜”。在张杰的提议下,李永昌带着他逛了校园。

当时学校仅有两幢教学楼,但因为建造年代已久,教学楼的外墙面已经斑驳脱落,屋顶也有渗漏的痕迹。看到这些,张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半个月后,李永昌接到通知,学校要造新教学楼,出资人就是张杰。

梁湖乡贤研究会会长王炎灿在张杰生前一直与他保持联系。从学生时代起,王炎灿就听说过不少关于张杰的“传说”,“大家都知道他做了很多好事,对他又好奇又敬佩”。很快,张杰捐钱捐物的事迹在当地传开,人们对这位出手“阔绰”的香港老板有着无限的遐想。

“大家以为他的钱用不完。”和多数人一样,当时,王炎灿是通过新闻报道才知道“这些钱都是他一笔一笔省下来的”。

王炎灿至今都保存着张杰历年的捐款明细单:1989年,捐款36万元新建梁湖中心小学校舍;1991年,与港胞共同出资新建港联小学;1992年,捐款36万元扩建皂湖中学;1994年,捐款20万元新建陈溪乡虹桥小学校舍;1995年,出资27万元新建覆卮中学校舍……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张杰捐资助学的版图一直在扩大。此外,他还拿出200万元设立了“张杰教育事业发展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从捐赠彩电、钢琴到捐建校舍、图书馆,大大小小,事无巨细。“他都是一样一样地捐,每次都是雪中送炭。”王炎灿说。

据统计,从1979年起,张杰共捐资1500万元,受惠学生超过2万名。张杰常说:“自己好不算好,家乡好才算好。”如今,在上虞当地,一幢幢“张杰楼”怡然伫立,校园里书声琅琅,学生们笑靥盈盈,见证着他所有的期待与梦想。

他的商铺不足6平方米

捐的一分一厘都是“辛苦钱”

凑近细看,故事的另一面才慢慢浮现。

1929年,张杰出生在梁湖镇华光村。上世纪30年代末,纷飞的战火打破了往日的安宁。年仅11岁的张杰就像一只漂流瓶,只身一人闯荡上海。他在煤球店里做煤球、送煤球,也在竹木行里做过伙计。为了活下去,他奔波于广东、陕西和福建之间,风雨无阻地做起了行商(跑单帮)。

从11岁到30岁,张杰大部分的青壮年时光都被抛掷在了这种颠沛流离的辛劳中。

1959年,一张2分钱买的赴港申请表彻底改变了张杰的人生走向。申请通过了,张杰由此辗转到香港,开启了在食品店里打工做活计的生活。时光如梭,一晃就是20年。

1978年,张杰在香港加连威老道24号开了一家小杂货铺,常年经营河蟹、粽子、茶叶蛋、日杂货等。这是张杰第一次创业,而此时的他已经51岁了。尽管名头上是“老板”,但他所有的身家都“挤”在了这一间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楼道间里。

“有人经过时都要站起来让位子的。”刘月珍是张杰的侄媳妇,曾在张杰的店里做过帮手。如今已70多岁的她,每每回忆起那段忙碌的时光,总是忍不住地心疼,“他的钱是一分一厘赚来的辛苦钱”。小小的店铺不仅支撑起了全家的生计,更是在一分一厘中弥补了家乡教育经费的不足。

在张杰所有的生意中,最出名的还属卖河蟹。

每到河蟹上市的季节,张杰便带着全家忙开了。凌晨起床,将一只只河蟹从竹篓里取出,然后用草绳捆住,按照个头大小分箱保存。一套动作下来,大家早就累得腰酸脚麻。为了节省运输河蟹的成本,张杰都是自己肩背手拎地去内地进货,以至于很多关口的海关人员都认识了他。

张杰做的是小本生意,想要积累资金造福教育,除了开源,还得节流。在刘月珍的记忆中,张杰总是一身廉价的白衫,“别看他对客人大方,对自己却很省,更要求子女不能浪费”。在香港,张杰穿的是廉价衣衫,出门专挑票价便宜的公交车。香港理发贵,为了省钱,他会尽可能地拖到回乡时再理。

打拼多年,悉心经营的张杰原是有能力让全家人住进大房子,然而,他并没有把钱花在买房置业上。他总说,“积财不如积德,我主张他们自己奋斗”。因此,张杰一家就挤在一间30平方米的旧房里,人一多就只能打地铺,“睡地板的老板”这一“美名”也由此而来。

香港的流光溢彩并没有让这位老人忘记初心。在香港的日子里,他总是忍不住地思索:为什么香港如此繁荣?多年的生活磨砺和人间体察,让他终于意识到“国家要富强,关键在教育,教育上不去,人的素质就差。眼下,国家人口多、摊子大,政府负担重,我们海外游子总要尽点心,出点力”。

最初的念想始终保存着荧荧火光。对于自己未能实现的求学梦,张杰用真金白银为祖国的下一代敲开了一扇扇求学的大门。

他的“张杰精神”

是留给家乡的另一笔财富

对于上虞区鹤琴小学教育集团天香校区的学生们来说,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有点不一样。在张杰事迹陈列馆里,教师龚煜雯深情地讲述着张杰的感人事迹,“张杰先生节衣缩食,将积累下来的钱义无反顾地捐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张杰精神”在字字句句间流淌进了学生们的心田。

“学校与张杰先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学校德育副校长倪志芬介绍,学校的前身为梁湖中心小学,“当年张杰先生拿出30余万元帮着新建了校舍”。尽管中途几经易名,但张杰的感人事迹却在一届届的师生中口口相传,而“张杰精神”也在岁月打磨下焕发出新的教育内涵和意义:“无论一个人走得多远,都能记得出发的地方,不忘反哺、无私奉献,这是张杰先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事实上,上虞的许多学生都沾过张杰教育捐赠的光,他们或是从小听说过张杰的故事,或是接受过张杰的奖学金,又或是在张杰捐建的教学楼上过课,倪志芬便是其中之一。

在倪志芬的记忆中,她也曾问过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要取名为‘张杰楼’”。时过境迁,很多细节倪志芬已经忘了,但当时那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回馈社会”的教诲让她记忆犹新,“当时我的老师是这么教我的,现在我也是这么鼓励我的学生的”。

今年56岁的周益华是张杰助学金的受益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他在上虞中学读书时就收到过6元钱的助学金。谁也未曾想到,这笔“巨资”将会彻底改变一个农家孩子的人生轨迹,“这6块钱足够我一学期的开销,可以让我吃饱饭”。高中时期,周益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而张杰曾经的勉励“好好读书,有困难找我”至今让他难以忘怀。

从2009年开始,张杰自己出钱,以奖教、奖学基金的形式,每年出资30万元来支持梁湖教育发展。在张杰的努力下,2016年,梁湖镇设立了500万元的“杰立”奖教奖学基金惠及当地师生。在梁湖镇,学校每年都会用这笔基金鼓励师生。

在整个上虞区,同样也刮起了“学张杰、做乡贤”的风。每年,上虞区教育体育局都会开展“虞籍乡贤精神进课堂”活动,多次组织学生参观张杰事迹陈列馆、探访当地校园里的“张杰楼”、探寻“张杰楼的故事”等。

“勤俭助学、赤诚爱乡”是“张杰精神”的内涵所在。今时今日,“张杰精神”俨然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个时代的精神锚点。正如周益华在朋友圈留下的那句话一样,“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