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季 颖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近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教育强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科技自立自强”“人才”等,成为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高频词”。全国两会期间,记者连线在浙全国人大代表、住浙全国政协委员,倾听他们围绕这些教育领域热词的发声——
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如何助力现代化建设,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深受启发,纷纷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建议、谋举措。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提前做了充分的调研。她发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不同学段教师常态化交流不足、教师理论研修培训针对性不强、后备教师队伍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张咏梅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党的创新理论针对性培训,完善后备教师培养计划等建议。
“兴国必先强师。”在全国人大代表、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祝响响看来,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但教师职前的根基有待夯实、入职培养的适应期有待加持、职后培养的适切性有待探索等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瓶颈。她认为,应积极构建教师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在优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师范院校的师范属性。此外,还可以进行教师驻校培养模式试点,探索理论与实践融合、职前与职后结合的教师驻校培养模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正与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此次带来的建议“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罗卫东介绍,围绕数字化改革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已经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特别是在数字治理更好地赋能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教育公平方面已经有很多先行先试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化提炼。
赋能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高校是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不少来自高校的代表委员都谈到了高校如何为科技自立自强赋能。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认为,一流大学要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致力探索新赛道、联动产教研、解决大问题,培育更多原始创新和重大攻关成果。
在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看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关键变量”,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他介绍,眼下,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正致力于以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来催生未来产业,汇聚政府、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等多方合力,向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迈进。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校长蔡荣根说。这次参会,他带来的一份建议就与此相关。“地方高水平大学存在引才育才难、经费匮乏来源单一、内外部治理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他建议,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出台一揽子计划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整体性提升,推动它们成长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发现,当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机制单一,特别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较少,这一领域投入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建议,除了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还要深化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渠道,让基础科学研究在科学体系中的源头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
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人才来推动,而人才培养依靠教育来实现。“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个培养人才的关键词条,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共鸣。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作为一名跨高教、医疗、科研“三界”的代表,十分关注医学人才培养。“要瞄准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探索集政府、高校、医院、医药企业于一体的医药创新发展生态,努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李校堃说,当前,放射性药物的创新研制缺乏活力,归根结底在于放射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其能级远远不足。
因此,李校堃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放射医学专业建设,强化包含放射医学二级学科的特种医学学科点建设,另一方面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核医疗相关大科学装置进入高校,提升高校特色及实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在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欧阳宏伟关注到,尽管高等教育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高层次博士规模仍然有限,就业流向单一,产业界博士稀缺。“要支持新型科创平台培养双创博士后,打造产学研融合体系,构建具有新特征的博士后层级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欧阳宏伟建议,应坚持差异化定位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双创博士生的功能,培养兼具科研训练和转化训练背景的桥梁式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则将目光落在高素养技能人才培养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郑亚莉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积极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大力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这有益于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对于培养更多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雷群芳在走访调研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发现,校企合作中,民营制造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权利义务界限不很明晰,还有一些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落实。她希望民营制造业能够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共同培养更多高素养的有技能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