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2月27日 星期

加强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安全监管”


□龙敏飞

“看看这些低俗的‘美少女’手办!”翻看着手机里的一张张图片,全国人大代表、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咏梅忧心忡忡。寒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她早早就来到办公室,写下了准备带到全国两会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未成年人的文创产品市场监管和引导的建议》。

借文创之名,行“圈钱”之实。对文创产品而言,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不能突破底线。现实的情况是,有部分商家铤而走险:一些暗含色情、暴力倾向的产品混杂在文创产品之中,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这些“擦边”的文创产品,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教育伦理,还会扭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其负面、消极的影响不容忽视。

文创产品是一个较大的市场,需要积极营造干净优良的市场环境。据媒体记者调查,目前“色情擦边手办”的设计、生产、销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规模也不容小觑,至少有数百家企业从事相关业务,一年产值数千万元。一边是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另一边则是这一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引导,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超越底线,肯定是违法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由此可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擦边”文创产品,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在电商平台上。

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商品,涉及他们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产品出现问题时,必须对症下药。一则,要开展专项整治,让突击式清查行动常态化。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网信、教育等部门应协同合作,保持“零容忍”的姿态,加强突击检查力度,从源头上进行防范。二则,要加强社会监督,建立起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无论是个人的投诉举报机制,还是媒体的曝光机制,都应用好用活,让社会各方了解到相关产品的危害性,自觉提升甄别意识,同时要建章立制,形成监督的闭环效应。

只有社会各方形成治理合力,对涉未成年人文创产品做好全链条的“安全监管”,才能确保其行驶在健康的轨道上,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创产品,并发挥文创产品应有的育人价值。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