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推进省属高校建设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
□省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魏 江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陈衍泰
我省省属高校普遍存在青年教师待遇偏低、培育经费投入不足、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率低、服务地方的动力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一些来自高校的委员建议:
一是设立省属高校青年教师专项经费,培育学术接班人,实施名师领航。具体而言:提供青年教师专项生活补助,缓解生活压力;支持高校建立面向青年教师的“院长+助教导师+科研导师”的指导团队,给予助教导师和科研导师工作量津贴,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科方向团队,培育学术接班人;继续增加省级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项目比重,为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二是落实《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逐步提高生均基准定额标准,健全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给省属高校更多经费资源支持。
三是完善绩效工资“X项目”政策,将高校适当比例的社会培训收入、支持青年教师的专门支出列为“X项目”,具体包括将学校利用专业知识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产业企业服务、产教合作所取得收入的适当比例作为“X项目”,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以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缓解财政压力。鼓励高校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对于学校为支持和培育青年教师的专门支出,建议省里将其新增为“X项目”。不同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取不同的“X项目”组合。
“人本、生态、可持续”推进
教育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杭州第十四中学校长 陈利民
有一个提案是我所在的教育界别二组的委员们集体提出来的。我们事先做了调研,由宁波大学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闯教授执笔起草。在《打造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板》的提案中,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其次是要形成生态化绿色的育人环境,最后是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品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善于交流互动的身心,以及和谐发展的时代新人,需要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育人环境,让教育更加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应该具备三个关键词:人本、生态、可持续。
我们认为,打造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板的条件已经成熟。为打造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浙江样板,根据前期省内调研情况,具体建议如下:
召开全省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总结推广我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出台浙江省推动基础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支持政策,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示范学校。
树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育人新理念,常态化、课程化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不断优化浙江省基础教育生态监测指标,把生命健康素养、科学素养、法治素养、生态文明素养等新要求纳入对学校的评价指标。
打造符合新时代育人需求的教师队伍,精准化结对交流,建立师资动态监控、优师共享机制、师资扩优提质的教师队伍提升体系。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个觉醒”
□省人大代表、杭州育才登云小学校长
丁杭缨
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重要目标,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时代的重大民生工程。为实现此目标,教育需要经历“三个觉醒”。
第一个觉醒是“从有教无类走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呼唤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接受同样的教育,这一思想充满了仁爱之心。而“因材施教”则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价值,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调整教与学的方式,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唤醒心灵的力量,让他们和谐、自由、茁壮地成长。
第二个觉醒是“从基础知识走向创新思维”。基础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高层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次新课程改革,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综合实践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为拔尖创新人才夯实智慧的底气。
第三个觉醒是“从学校孤岛走向儿童友好”。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需要打破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壁垒,让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教育环境应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去实现“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让教育因为我们而美好”的伟大愿景。
促进科学教育的三点建议
□省人大代表、舟山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小学校区校长
周燕娜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省人大代表,我非常赞成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对此,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切实提高学校科学教师的学科待遇,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社团辅导要计入科学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切实根据学校班级学生人数配足配齐科学教师;二是教育专业培训部门加大对科学教师实验操作、课堂教学及创新实践活动的培训力度,提高不同教龄职称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三是利用课后托管,以及双休日等闲暇时间,联合当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工厂、农场等场所开展充分的实践探索,通过家长学生自主申报、学校成立专门社团小组、社会资源力量供给,切实给一小部分有科学创新潜能的学生提供持久精深的个性化学习内容,设项目,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