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星期
嵊州市黄泽中学:
“网格管理”呵护学生心灵


□本报记者 邹红宇

“舍友、科任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等的鼓励和支持,不仅缓解了我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也让我学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嵊州市黄泽中学高一(8)班学生王嘉会在最近一次心理咨询活动中,分享了这学期以来自己的感受。

近年来,黄泽中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心理危机预警“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和分级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师生成长的能力,努力提供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一个不落,心理测评全覆盖

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早在2002年,黄泽中学便配备了这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场所,并在全市率先建立起省级心理辅导站。

“作为一所乡镇普通高中,我们在20多年前就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是很难得的。”校长黄萍自豪地表示,从那时起,学校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各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作专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体育节活动,着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每学期初,各班主任都会利用开学第一节班会课,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调适开学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迅速适应开学生活。

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采用心理测评问卷、重点访谈摸排和精准评估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在校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实现心理测评100%全覆盖。“测评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将根据学生情况分类制订一般关注、特殊关注和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一生一档’。”副校长方忠介绍,对于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学校会重点关注,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并加强日常观察;针对体质特殊、心理特殊、行为表现特殊、家庭情况特殊的“四特”学生,学校会制订个性化帮扶方案,及时进行预警、干预和转介。

精准帮扶,打造心理健康防护网

考虑到“四特”学生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里,校安全管理处主任李付强便和政教处主任马祥祥提议,实施心理危机预警“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彻底摸排、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方式,精细化建档帮扶“四特”学生。

学校构建了“舍友—心理委员—科任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五老’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队伍”7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网格。根据“四特”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学校为每名学生安排了一名亲近的同学为舍友,鼓励他们与同宿舍好友聊天、共享生活的点滴。每个班级专门安排一名心理委员,定时观察并上报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四特”学生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四特”学生可以挑选一位亲近信任的科任教师结对,定期交流和倾诉。每一位班主任都要持续跟进“四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每一位负责行政工作的教师,都要结队帮扶一名“四特”学生,每月至少与结对学生进行一次谈心交流,每学期与家长进行至少两次电话沟通、一次家访。专门安排一位“五老”辅导员积极参与“四特”学生的教育管理。建立一支由13位教职工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邀请省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专家赵国秋和傅素芬担任顾问,对“四特”学生共同进行危机干预。

“网格管理”工作队伍形成之后,学校定期邀请校外心理健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同时引导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和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的教师对各层级的网格员进行集中培训和活动锻炼,提高帮扶“四特”学生的工作效率。目前,学校127位教职工中,持有心理健康教育A证的4人、B证18人、C证94人,持证率超过90%。

“学校利用心理健康筛查把全校学生都囊括在管控范围内,通过‘网格管理’对‘四特’学生实现精准帮扶,这样基本上构建起严密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方忠说。

家校共助,营造协同育人环境

“网格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一个学期后,马祥祥惊喜地发现,“四特”学生和同学、教师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越来越愿意敞开心扉,并且更会主动寻求帮助了。“大部分‘四特’学生经过心理辅导和干预治疗,在心理健康复查回访时都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好转,其中就包括我结队帮扶的小瑜。”他欣慰地说。

小瑜经常表现出焦虑和心情低落等症状,并且在半夜惊醒,夜不能寐。马祥祥知道结对帮扶的小瑜有这些情况后,经常主动和小瑜谈心,详细了解小瑜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耐心倾听并且开导他。渐渐地,马祥祥知道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缺乏亲情交流互动的环境中,小瑜的学习压力无法疏解,逐渐形成了心结。于是,在开解小瑜的同时,马祥祥还经常与其父母沟通,提醒他们在工作之余多关心小瑜,并请专职心理教师来指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经过马祥祥的努力,小瑜的父母终于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积极配合改进。几个月之后,小瑜和父母的关系有所好转,他也逐渐和马祥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焦虑和低落的情绪都得到明显的缓解。

“学生心理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育人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学生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黄萍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经常在家长会上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或者心理辅导员,给家长带来专业的心理讲座,帮助家长提高心理指导力,努力营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浓厚氛围。

“每次听讲座都会有新的收获,也对孩子更加了解。”高二(5)班学生陈凯的妈妈王琳在最近一次家长课堂结束后表示,“作为家长,我们真的要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沟通相处,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