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26日 星期

一座城市如何深挖高教“富矿”
做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绍兴实践
图为绍兴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徐笑团队在进行酿酒酵母代谢通路精准调控
(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 舒玲玲

“要努力建设成为绍兴争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主承载地。”日前,绍兴市越城区围绕做强创新片区、做大平台主体、做优人才支撑,制定了详细的“任务书”。不只越城区,上虞区将实施产业创新强体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诸暨市将创新引领、激发动能,构建现代化建设核心支撑;嵊州市将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培育高质量科创主体,汇聚高素质科技人才……今年绍兴两会期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成为各县(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眼内容。

全城动员绝非偶然,这项工作早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月余后就有了初步构想。2023年7月,“绍兴市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被列为省级创新深化唯一的市级综合试点。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成为试验区建设的主引擎和硬支撑。

产业链呼唤创新链——

集成式改革,实打实融合

建筑脚手架起落间,皋埠街道集成电路小镇多个项目拔地而起。作为越城区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发展的核心区,小镇里“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同样被吸引过来的,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们将在小镇里开建杭电绍兴校区。

于去年先一步落地小镇,杭电绍兴集成电路研究院作为杭电绍兴校区的过渡校区,已经吸纳了60余名师生进驻学习。“我们就是奔着产业来的。”研究院副院长陈世昌说,除在特色芯片与系统、传感器、物联网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外,杭电还将成立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在绍高校和优势企业,共同打造“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企业博士后”的贯通式培养平台,打通EDA工具、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流程。

集成电路成为越城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更好地支撑、服务产业发展,12所在绍高校中有8所高校开设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与工程、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28个,与中芯集成、晶盛机电、长电集成等企业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6个,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及定向班23个,在校生规模逾1.35万人。此外,引进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共建研究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双聘制”,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垂直创新体系,探索以企业为主导的“双轨制”人才评价改革……一场系统布局人才、科研、资金等关键创新资源的集成改革在越城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把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和高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强化科教融汇、产研协同和产才融合,绍兴这次是动了真格。以前也讲合作,但企业归口经信和发改部门,研究院归口科技部门,高校归口教育部门,拧在一起的绳子往往向着不同方向发力。试验区创建以来最大的变化,用绍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国海的话说,就是“谋划的时候一起谋划,推进的时候协同推进,抓落实的时候相互支持”。

有“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委员会统筹谋划,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中心保障落实,还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指明任务、方向和路径,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出台了落地方案,绍兴构筑起“三位一体”试验区创建的四梁八柱。在试验区的体制机制框架下开展优质高教资源引进、学科专业调整、毕业生留绍就业、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绍兴实现了事半功倍。姚国海表示,试验区创建并不只是教育局、科技局、人才办3家的事,而是多方政府职能部门都参与进来,为各项工作提供支持与服务。

家门口建科研院所——

县县有大学,产业有支撑

自从用上国内首条农药产品连续结晶生产线后,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了设备全流程自动化无人操作,还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转。得益于与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的合作研发,该公司成功打破技术壁垒,不仅生产效率提高超过6倍,产品杂质也大幅降低,每年可以增收2.4亿元。

将新材料产业链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主导产业链,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聚集起106家规模以上企业。为破解该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育难、原创科研成果转化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新难、应用型人才招留难等问题,上虞区一边引进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并通过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构建起“高端领军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新工科研究生”人才阶梯引培链条;一边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力量,建成全国首个新材料中试基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围绕主导产业布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绍兴致力于打通从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城市强的通道,上虞区办到家门口的科研院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缩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融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精准引育高层次人才,在新昌县有另一种打开方式。

从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到新昌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新昌中国计量大学企业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新昌联合创新中心,“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新昌已经深耕1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活跃在新昌的高校团队有近百支,帮助该县企业突破卡脖子问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但更让当地老百姓欣喜的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昌学院、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学院先后启动建设,将在智能制造、康养旅游、电子商务、大健康等专业领域展开校地深度合作。

浙江工业大学绍兴校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嵊州校区……在不久的将来,绍兴各县(市、区)都将有高校进驻,支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记者从绍兴市“三位一体”试验区建设专班了解到,2024年,该市还将出台“三位一体”专项政策,初步匡算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到绍兴设立分支机构,以及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等。

在绍高校提质发展——

扩大“朋友圈”,共享“政策包”

修订出台科研管理制度文件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6项、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3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2个……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发展理念,绍兴文理学院去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越来越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入驻绍兴,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竞争压力,但也增加了校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该校科技处副处长寿建昕乐见“朋友圈”扩大。

去年6月,一份联合基金项目申请通知在绍兴文理学院内网上公布,通过审核的项目可以获得总计不超过30万元的直接费用资助。这是该校和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联合设立的科研资助基金,用于鼓励双方在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支持领域加强科研合作。立项项目实行“双负责人”制度,学校和研究院各出一名主理人,双方定期交流讨论项目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浙大绍兴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也会帮助教师们开拓研究思路、改进科研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科研能力。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下,在绍高校纷纷按下了科技创新的快进键。有数据显示,在绍高校2023年科研经费投入合计约5.89亿元,其中横向经费投入2.23亿元、同比增长74.56%;领衔建设博士创新站32家,覆盖现代纺织、绿色化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绍兴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处长沈华海表示,除了引导支持高校加大研发投入,绍兴还鼓励高校的重大平台、实验室向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引导高校与产业链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等合作开发、申报研发平台。

科研院所汇聚绍兴带来的另一大利好,就是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效应。依托在绍高校和共建研究院,绍兴靶向引育全球顶尖科学家、两院院士和省“鲲鹏行动”专家,同时启动人才项目自主评审改革试点。浙大绍兴研究院前不久刚举行了一场人才自主评审会,完成对2名具有博士学历研发人员的领军人才项目C类认定。在该院人事与教学管理部部长宋小航看来,自主评审的方向更加聚焦,可以根据需要即来即评,有利于用人单位精准引才。

去年,绍兴通过“千名硕博”招引活动,为在绍高校招录硕博人才488人。作为绍兴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绍兴文理学院还联合市委人才办、人社局等部门搭建“人才驿站”,招引通道向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为他们提供编制保障。反过来,进入“人才驿站”的高层次人才也将为学校所用,一定程度地参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之下,绍兴的营商环境逐渐优化,城市魅力不断提升,不仅对外更有吸引力,在绍高校毕业生留绍率也稳步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