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23日 星期

高校刮起“夜校风”意味着什么?


新闻回顾 近日,苏州大学官宣苏大夜校正式上线,有29门课程可供选择。上课时间安排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收费最低的课程只需500元,招生对象为18~55周岁的成人,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已有工作的社会人员,均可报名。消息发出后,12小时内报名人数逾千人。

对青年“夜校热”的积极回应

□李 平

大学主动办夜校能火爆出圈,是因为它戳中了当下青年的需求点。

一段时间以来,“夜校”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过时的词汇,正势不可当地“闯”进年轻人的世界。某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夜校”一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相关帖子评价数同比增长226%。在一些社交应用中,“青年夜校”相关话题更是不断登上热搜,热度比往年翻倍增长。

青年夜校的持续“爆红”,折射出各地夜校近年来办学上的与时俱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届青年变了。他们涌向夜校,不再只是为了考研考公、升职加薪等功利化的学习,更多的是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以及更愿意从网络社交走到线下,走进生活,从人与人的交互中获得情感增量。

夜校何以备受青年的青睐?主要原因还在于其公益、优质的特点,课程普遍价格不高,质量却不低,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元。年轻人业余时间来到这里,花了小钱,却能充实生活、增长技能、收获友谊,何乐而不为?

当然,目前夜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招生数量规模较小等。随着热度持续攀升,夜校场地和服务时间都接近饱和,“抢课难”的矛盾愈加凸显。据浙江省文化馆数据显示,去年美妆班招生30个名额,报名人数却达到了1700人,录取比例为56∶1。

面对火爆局面,尽管一些地方的夜校持续扩容,也难以解决“一课难求”的现状。值此契机,有大学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作为,以真招实策回应需求,像一场及时雨,也为学校赢得了美誉度,可谓双赢之举。

眼下,青年庞大的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倘若越来越多的高校力量参与进来,必将更好地呵护这股“夜校热”,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多的业余学习、充电、交友的机会。

赋能全民终身学习

□郑建钢

苏大开设夜校课程,向18~55周岁在校生和社会人员敞开大门,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目前有45个班级集中开课,满足市民解压、社交、治愈、自我提升等多重需求,为许多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继续教育机会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学习深造的门;同时也为包括在校生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员掌握新技能,了解新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提供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机会。

“夜校热”的回归,说明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带动全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继续学习”的良好新风尚。从职场需求来看,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求高,无论是在校生还是社会人员,多学好一种专业技能,就多一份未来发展可能,既可以创造更多的人生可能性,也能够更好地应对职场的不确定性,不断适应就业岗位和就业形态的新变化。在细分专业领域不断做专、做精、做强的当下,需要青年人保有更大的知识“覆盖面”,为自我展示和服务社会储备必要的技能。

一些大学积极开办夜校,是在赋能全民终身学习。一方面,夜校火热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终身学习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高校教育资源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本身就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要关注幼有所教、老有所学,也应为中青年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填补空白,而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其天然优势。如今,教育体系完备、社教资源供应充足,青年夜校的风潮,折射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学习内容也更倾向于展现兴趣、丰富人生、技有所长的艺术类课程。

期待越来越多的高校、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加入进来,助力夜校从“走红”到“长红”,推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局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彰显包容开放的 大学精神

□夏熊飞

就在一些大学还在犹豫是否应该打开校门、接纳校外人员自由出入的时候,苏州大学却已经率先开设起了夜校课程,彰显了包容开放的大学精神。

大学选择在校内开设夜校课程,主动把社会人员“请进来”,既要提供场地,又要支付教师的报酬,收费普遍较低,还可能增加校园管理的成本等,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大学不作为的理由。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但因其蕴含公益属性,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与城市的文化高地,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作为校方,只从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层面来考量,那就与大学精神的内涵要义背道而驰。让学生在“隔绝”的环境中成长,其实不利于他们了解、接触社会,也弱化了高校应有的功能。大学之“大”,如果只重建筑、面积、更名、升格等,那么对内很难培养出视野开阔、眼界宏大、心怀天下的学生,对外也无法发挥文化高地的熏陶、引领作用。

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但大学打开有形的校门还远远不够,人们渴望的是大学各方面资源的共享,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和文化的共享。开设夜校课程只是大学“开门办学”的选项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开放文体场馆、欢迎社会人员旁听课程、有限度共享图书资源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将紧闭的大学校门尽快敞开,促进社会烟火气与校园书卷气的自由交流融通,让大学承担的社会功能与责任得到更好体现。

乐见大学敞开怀抱,通过开设夜校课程的方式接纳热爱学习的社会人员,也期待这样的包容开放能被更多大学学习借鉴,成就大学之“大”。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