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星期
绍兴越城区创新艺术教育帮扶形式
“艺术青藤”串联城乡师资


□本报记者 曹可可

“在黑白木刻版画中,阳刻和阴刻有什么区别?”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小学的录播教室里,马山街道中心小学专职美术教师李坚的远程声画通过大屏实时传来。听到提问后,斗门街道中心小学兼职美术教师王亚红把话筒递给学生,学生回答完毕后,她还给回答正确的学生送上一枚五角星贴纸。

在这堂双师互动课上,除了配合李坚落实课堂教学任务,王亚红也在暗暗学习,体会美术教学中的起承转合。“现在的美术课涉及书法、雕刻、剪纸等众多艺术领域,李老师给了我很多专业指导。”王亚红介绍,2021年她在越城区创办的青藤艺术互联网学校上看到了李坚的视频,并与她结成了对子。自此,不仅日常中遇到美术教学问题,王亚红会向李坚请教,她还会预约网络同步授课,增强实战经验。而李坚也会定期来王亚红所在的学校了解班级学情,并上几节示范课。像李坚和王亚红这样的美术学科结对师徒,在越城有70对,目前该区所有兼职美术教师都找到了结对的师父。

“开展美育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专职教师的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部分是兼职教师,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专职师资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越城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里就想着把全区专职艺术教师统筹起来,实现专业力量的最大化利用。

依据这个思路,2021年,青藤艺术互联网学校正式运作。青藤得名于明代绍兴籍著名书画家徐渭开创的青藤画派。这根“艺术青藤”搭建起了课程与艺术资源库、双师授课、名师直播等多个平台,聚合起高校优质专业教师、热心教育的书画名家乡贤、非遗传承人等丰厚本土资源,让全区兼职艺术教师点单选择合适的师父,做到精准结对支援。

艺术互联网学校并不鲜见,但大多缺少统筹,面临授课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等问题。“就像紧紧缠绕的藤蔓,课程设置也要紧密相连。”越城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朱莉介绍,青藤艺术互联网学校对课程目标、设置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体系化的要求,还制定出了全区艺术教师的大课表,“什么时间进行视频同步授课、每节课要讲什么、各节课之间如何衔接,都有科学规划”。与此同时,全区所有结对的艺术专兼职教师不仅属于编制所在校,还要接受互联网学校的管理和考核,即“双重管理、双规运行”。

进行课程整体规划的中枢是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据了解,市少儿艺校的56名教师中有14名是艺术课程教师,比例为全市之首。依托雄厚的艺术师资力量和教学经验,学校负责制订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对结对教师的课务、教研活动等进行统筹安排,互联网学校得以实体化运作。

“学校设置了6个工作专班。”市少儿艺校校长马士力介绍,区教体局要求相关学校督促和保障专职教师的结对帮扶工作,如果一些专职教师工作过于忙碌,没时间顾及教学指导和课程开发时,艺校就会出面和其编制所在校沟通,后者需全面配合艺术互联网学校的工作。

为了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区教体局在职称评审、论文评比、资金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考核办法,这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参与热情。2022年结对数上升到了82对,科目也由美术拓展到了音乐。

如今,越城区还在推动师资、课程等优质艺术资源扩面延伸:在全区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广泛设置艺术新型教学空间,在课后服务时间对全区优质的艺术课程进行直播;对接课后服务综合平台,校外人员通过资质审核后,也能认定为专业教师并结对授课……而“青藤”也越出了一城之域,向祖国的边远地区蔓延。不久前,艺术互联网学校承办的一次美术学科专场研训活动,吸引了重庆荣昌区、西藏比如县、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地的100余人参加。“我们将沿着以美带全、共富共美的思路,不断扩大结对的范围和规模,探索艺术帮扶的‘越城模式’。”越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