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浙教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12日 星期

王友明:从畜牧专家到“全能”特派员

王友明为番茄大棚搭建提供建议
(本报记者 许天怡 摄)
王友明查看蜂农养蜂情况
(本报记者 许天怡 摄)

□本报记者 童抒雯

在文成县,王友明就是一活字招牌。走在马路上,不出百米就有人和他打招呼,“王老师,您又来文成啦”。

从2006年起至今,18年间,这位来自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动物科学学院的教授将他的人生半径刻在了文成。有人给他做过统计,王友明的特派员“专属”行程数已经超过了40万公里,连起来可绕地球赤道10圈。2023年,年过半百的他被评为“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

“王教授,什么都会!”

“王教授,这块地上可以种点什么?您快帮我们出出主意。”在珊溪镇凤狮村,一块300多亩的闲置荒地曾是桂山乡党委书记徐俊心中的“老疙瘩”。

“这块地自身条件差,碎石太多。”“种玉米或许可行。”一会儿的工夫,王友明脑中的算盘响了起来:土壤品质、作物习性……各种信息在他的脑海中飞快运转。

随即,他掏出手机,一番交流后,王友明告诉徐俊,“我帮你联系了一位玉米种植专家,过几天带他来看看”。王友明的承诺让这位年轻的书记重新燃起了信心,“王老师什么都会,有他在,我们踏实”。

眼前这位“什么都会”的老教授并非一开始就“样样精通”,从送技术到学技术,再到用技术,对王友明来说,技能的“叠加”正印证了山区产业的步步转型和升级。

2006年5月,37岁的王友明被派往文成县,开启科技助农的特派员生涯,桂山乡便是此行的目的地。

6月,入夜后的桂山乡却是寒气逼人,就算“裹上了所有的衣服,肚子上盖了枕头”,王友明还是被冻醒了,当时的王友明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山坳坳竟会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在指导当地乡民养猪的同时,这位养猪教授很快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考验。在文成,养兔业是当地乡民的主要生活支柱。“家养一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十只兔,不愁衣和裤;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当地流传的一句顺口溜更是真切反映了养兔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如何发挥当地优势,做强养兔产业,王友明从“零”学起,让自己“长”在了文成这块土地上。一次,王友明在给养殖户做培训的路上摔断了脚。正值春季养殖防疫最吃紧的时候,休息半个月后,王友明又出现在文成的山路上。

在他的努力下,文成当地引进良种10余个,熟推技术10余项。2016年,文成兔业产值已达2.5亿元,产业规模居浙江省第一。而王友明也从养猪专家变身为“浙江省兔肉健康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的首席专家,当地人口中的“王首席”由此而来。

2013年,文成生猪养殖产业引发了珊溪水库水污染问题,温州市政府要求畜牧业必须整治转型。转型的难题再一次摆在了王友明面前,“养不了猪,乡亲们的收入从哪来?”

大山里的人“讨生活”,靠山吃山。王友明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地处山区的文成植被丰富且蜜源充足,加上当地有不少农民有着养蜂经验。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已是当地政协特邀代表的王友明撰写了“重点发展高档中蜂”的提案。提案得到了落实,县财政设立了500万元的中蜂专项经费。

说干就干,成立文成县中蜂产业协会,组建技术小组、服务团队,起草《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打造“文成原蜜”品牌……在王友明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当地“零散、无序、规模小、缺乏技术”的中蜂养殖,逐渐成为有规模、标准统一、高质量、有品牌的支柱产业。

王友明算了一笔账,“一箱蜜蜂可以产5~10公斤土蜂蜜,土蜂蜜每公斤可以卖160~240元,一户农户一年养五六箱蜜蜂,加上新增蜂群的收益,一年就有万把块的收入”。

在王友明的助力下,现如今,文成县有1000多户养蜂户,建立了2000多个蜂场,共计4万多个蜂箱,年产值7000多万元,利润超过3000万元。

养得了兔子,“酿”得了蜂蜜,这位农民教授就是靠着这股子的干劲和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了文成人的心窝里;春去秋来,山间林下,蜜蜂的嗡嗡声宛如一曲美妙的农民致富经,唱响在文成的大山里。

“山里好货走出去!”

“今年的蜂蜜卖得怎么样啊?”在文成县仙源峰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里,王友明开门见山。“今年卖得不太行,王老师帮我找找路子吧。”蜂农富永多和王友明相识10多年。几年前,富永多听说文成养蜂赚钱,便放下了原先的生意,回到家乡专心养蜂。前几年他也尝到了丰收的甜头,但眼下蜂蜜难销的困境让他有些着急。“别急,你的蜂养得这么好,我帮你想办法。”

文成的养蜂人多为农民,早就习惯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蜂蜜想要走出去,还得借助外力”,这几年王友明也在积极寻找新路子。离开蜂场后,王友明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位于文成县城的数字农业微创园,在这里他要拜访两个老朋友。

文成县头雁共富工坊的负责人刘钦华是王友明一手“挖掘”的。他的共富工坊开发了和电商直播相关的课程。“农民来我这里上课或者直播,都是免费的。”刘钦华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2020年,在王友明的牵头下,刘钦华的助农团联合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一起在文成的大山里为土蜂蜜带货。5小时的直播总共卖出1023公斤蜂蜜,为当地蜂农带来了26万元的收益。

毛振甫也是王友明找来的“外力”。毛振甫是桂山乡人,这几年他在线上发展农产品类的电子商务,做得有声有色。看准资源和机会,王友明主动找到毛振甫,希望借助他的直播平台,让山里的蜂蜜走得更远,“这一步不踩出去,就永远没有机会,我就是想尽量地多给老百姓开几扇窗子”。

在努力让土蜂蜜“走出去”的同时,王友明还关注着桂山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2015年到2019年,他带领浙大动物科学学院的学生,先后5次来到桂山乡中心小学支教。平日里,学生们上课,他就在乡里的田间地头“转悠”,交流技术、喝茶唠嗑。他几乎记得每一个小村落的名字。他总是说,“科技特派员就是要走到农民中去,才能发现农民最需要什么”。

“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老师,番茄育苗技术成熟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种点番茄?”徐俊的问题让王友明有些警惕,他思考了一会儿,“这个苦头我们不能再吃啦”。

桂山乡素有“文成西藏”之称。近800米的平均海拔导致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优势可不能浪费,高山育苗是个出路”。

2018年,王友明“请”来了苍南的一位番茄种植大户朱直升。建厂、引种、嫁接、栽培,每一个环节,王友明都全程参与。现在,这个百余亩的现代化育苗基地不仅为当地乡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为苍南、龙港等地的越冬番茄生产提供了优质种苗。

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很快,大自然就给当地人上了一课。几年前,当地乡民也尝试一边进行番茄育苗,一边种植小番茄,但因为小番茄容易感染病毒,使得番茄育苗受到了影响。为此,他没少请教行业专家,最后终于抑制住了传染。有了前车之鉴,王友明再三叮嘱,“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草率行动”。

扎根大山18年,王友明越发觉得科技特派员的角色不再单一,从一开始时的“单打独斗”变成了一群人的“战役”。

在桂山,黄年糕是家家户户都喜爱的主食,但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把黄年糕做成文成的品牌”是王友明一直以来的心愿。但真空包装的年糕也会发霉,这相当于挡住了黄年糕的“去路”。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友明找到了他相识多年的“派友”,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教师徐大伦。很快,黄年糕的保存难题迎刃而解。如今,桂山黄年糕的日均产量已近1500公斤,产品供不应求,经常脱销,日均利润三四千元。

“我是农民的孩子,总是要为农民做点事情。”18年的坚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年轻力壮的小伙到如今的两鬓霜白,王友明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文成的每一个村落、每一片田野,一刻都未停歇。“听说这几年澳洲龙虾挺赚钱的,我打算研究在稻田里怎么养好龙虾,老百姓又能多一条致富路了……”这位老教授脑中的算盘又开始拨动了……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