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5日 星期

让教育更有力量

圆桌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言 宏 实习记者 邓昊冉

教育是有力量的,有力量的教育又是什么模样?是春风化雨,是因材施教,是知行合一,是求真创新,还是……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子渊”中小学校长论坛,探讨如何寻找更有力量的教育。记者采访了部分嘉宾,并延伸采访了部分教育工作者,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教育的力量表现在何处?

“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源,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教育提高了人的生存能力,使人能够过上比较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教育也能让人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奉献精神,能够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

杭师大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项红专教授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精神上,其次表现在教育的功能上”。教育就是精神上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实践证明,办学校,树立精神难而获得物质易。项红专说,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而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好的教育不仅促使个体全面发展,还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并能引领社会发展。

杭师大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琼一博士认为,教育应培养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首先在于其拥有健全的人格。经亨颐先生在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时就倡导人格为先的教育。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杭州学军中学党委副书记余林认为,教育的力量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关心人的发展,二是关爱人的发展,三是关注人的幸福体验感。要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谈教育。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并让其获得鉴别真善美的能力,让学生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外部世界完美融通获得幸福体验感。

有力量的教育,也应是能够激发学生内生力量的教育。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校长邵文鸿认为,教育真正的力量是隐性的,就是助人自助。让受教育者从他律到自律,学会自我认识、自主发展、主动实践,从而超越自我。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上孟小学校长王平认为,有力量的教育让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我实现。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教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副校长万亮斌看来,力量是源于价值的。对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的价值应该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个人层面来说,教育要追求面向人人,让人人出彩,人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成为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更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人才。

谈到今天的教育为何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力量,唐琼一认为就在于成人与成才的二元对立。事实上,成人与成才并不矛盾,这本是合融并进的。但因为社会以及学校教育过分地、狭隘地注重成才教育,而“才”又往往囿于单一的成功学视角,就学校教育来讲,则是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

项红专认为,目前教育的力量没有较好地发挥出来,有其客观原因。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教育的应然价值没有充分体现,使得教育的力量难以全部释放。

如何让教育更有力量?

北师大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毛亚庆教授认为,教育应该回归本真,基础教育首先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让人具有人性,也具有社会性。

“教育应从‘求知’转向‘求智’,即求智慧。”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罗卫东教授从大学的角度,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关键词是:好习惯、敬畏心、好奇心、求知欲、同理心、行动力等。

“要让教育更有力量,除了宏观政策等的引导,关键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项红专说,要让基础教育回归基础,当下尤其要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可以从小处做起,例如,为了把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可以尝试在校园里开办一家自助书店。这家书店不设售货员,也不装摄像头,学生拿书后自助付费。通过生动的道德实践,久而久之,诚信就会成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邵文鸿认为,让教育更有力量要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激发教育主体的力量,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教育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让教育有力量,首先要让教师有活力。要使教师有活力,就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评价要有弹性空间,对分数有宽容度。让教师也有一定的管理评价权,教师才有创新的内在动力。二是尊重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打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让学校管理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指导,激发教师活力。其次,学校管理要尊重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校的一切活动要考虑学生需求与学生视角,让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可以从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入手,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

杭州华附教育集团总校长马骉认为,“更有力量的教育就是架构并实施高质量课程的教育,要让课程成为学生充分成长的跑道、教师专业进步的阶梯,更是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产品”。在该校校本必修课程体系中,基于学生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接近二分之一,包括“活动乐成长”“责任助成长”“创意激成长”“榜样导成长”等。这些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主题都来自学校学生自治组织——未来情报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也认为“课程与教学,犹如乐谱与演奏、图纸与建筑,两者相辅相成”。杭州第七中学副校长林杨则觉得学校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和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与教学,从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必修课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二次开发,校本选修课针对不同学生“同课异构”,教师应学生发展之需求开发课程等。通过最适合学生的课程在教学中落地落实,学生一定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让教育变得更有力量。

在杭师大继续教育中心副教授黄芳看来,创造有力量的教育,不仅要思考哪些教育形式更有力,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学生的生命之力在哪里。这个答案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非此即彼。因此,创造有力量的教育,需要教育者用破局者的思维,在纷纭现象中锚定目标,坚定地以学生的生命之力为出发点和归属,继而展开行动。同时,需要盘活资源。用领路人的勇气和大课程观,对校内外一切资源的育人功能加以分析和重构。“要给学生种下梦想,激发态度,培养习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爱和被爱的能力。”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于春云说,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学校注重从三个方面着手,被学生戏称为学校“三宝”,即“跑步、写诗和洒扫”。跑步是健康的基础,洒扫是一个人学会收拾的基础。而乡村学校开展四季诗歌课程,根植于学生亲近自然的天性,回应了乡村学生情感表达的诉求,提高了学生在平凡生活中看见美好的生命之力。

杭州云谷学校副校长厉哲相信共同创造和行动的力量,碰到问题和挑战,要联动各方聊一聊,一起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实现共赢。特别要相信知识管理的力量,把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方法、策略、路径、支架进行梳理、提炼,成为教师自己、学校管理层的知识工具,进行更多场景中的复用和迁移。同时,让学生也学会知识管理,带来进一步的创造力。

如何运用数字化建构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新要求。换而言之,教育力量的外显模式正由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等的更新进入数据、数字、数智的迭代发展。余林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数字化标杆校的打造,让教育更有力量。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学军中学以四大实践载体为根基,打造智慧空间,完成人才培育。四大实践载体分别是:“智慧大脑”——管理模式数字化,“一键录播”——课堂教学网络化,“智校应用”——教务系统智能化,“人脸识别”——人证合一数据化。

论坛中,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让教育更有力量,其根本在于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真实的自己,有能力面对真实的世界,用自己的光芒去照亮现实,也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