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倩
250米跑道围成的操场上,一个中心舞台和几十个小型互动舞台周围布置了51种中外乐器。中阮、琵琶、唢呐、吉他、手碟、萨克斯……2000多名学生随时可体验,人人可上台。在绍兴市上虞区滨江小学教育集团,长达一个月的艺术课程节给学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之旅,闭幕式上的乐器“集市”更是让师生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辞旧迎新。
2月科学、3月数学、4月语文、5月英语、9月好习惯、10月体育、11月劳动、12月艺术……2023年起,滨小教育集团每月推出一个主题课程节,丰富多彩的项目化主题学习活动引领着学生们去体验、探寻学习之乐,也改变了学校的教研之风。
为啥要办8个课程节?
相较于大多数学校开设的科技节、艺术节、阅读节等主题月活动,滨小教育集团的课程节足足有8个,除了寒暑假和期末,每个月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对此,记者感到疑惑:“为什么要举办这么多课程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标准编制”中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滨小教育集团总校长林建锋告诉记者,该课程方案发布后,学校组织了两大校区全体教师学习和落实方案精神。就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要求,2022年,学校探索开发了“我们的节日”项目化学习课程。
清明节前后,学校各类课程中出现了跟“清明”有关的活动:体育课有拔河、蹴鞠比赛,语文课有清明主题的诗词学习,科学教师则带着学生了解艾叶的药用价值、购买药材做香包,等等;到了中秋节,学生们吟诵中秋诗词、制作中秋绘本、为亲朋好友制作月饼……两次节日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但各教研组教师在复盘时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参与的热情有高有低。以语文学科为例,有的教师会积极挑选诗词、精心设计课例,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有的教师则是被动地接受任务,随性地找几首诗在课上讲一讲就算应付过去了。林建锋坦言,主动参与项目化课程教研、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只占10%。
其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主题较为单一。“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传统节日终究只有这几个,第一次做有新鲜感,一轮做完后难道重复做吗?”这是摆在林建锋和各教研组组长面前的问题。
还有,以节日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是课本之外的,这样一整套跨学科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一学期只能举办一次。在林建锋看来,这显然是“投入大,产出小”的。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2022年11月,林建锋在校长办公例会上提出:“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与教材匹配的、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加上德育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一共设置8个课程节。”
紧扣新课标的项目化学习
这样的决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林建锋说,滨小教育集团两个校区一共有194名教师,其中有50多人获得区级、市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称号,有5个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名师及校长工作室和4个区级学科基地。强专业、提师能在校内蔚然成风,这给了他举办课程节的底气。
为了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学校持“增加一件事,减去一件事”的原则,组织各教研组对开学迎新、节日仪式、阅读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的内容进行梳理,保留原本的活动性、趣味性,删去以听讲为主的被动学习内容,增加源自教材的以探究、实践为主的项目化学习内容,实施的时间在日常教学中统筹安排。这也是名为“课程节”的原因——不论是哪个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必须以课标为指导,项目都要深耕自教材、与教材形成结构关联。
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的8个课程节就这样“落地”了,作为省科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林建锋打响了课程节的“头炮”。筹备了3个月,科学教研组在林建锋的带领下,经过多次“头脑风暴”,从无到有构建了首个科学课程节。
“第一次交的活动方案和平时写的活动通知差不多,被校长改得一片红色。”回忆起第一届科学课程节的策划过程,阳光校区副校长傅蒋打开了话匣子。项目化学习要求从教材出发创设,教师们在第一步——确定活动主题时就遇到了麻烦。“2023年是兔年,我们原计划以‘兔’为主题,串联所有项目,甚至贯穿这一年所有的课程节。”傅蒋说,“一开会,就发现这是无法实现的。”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实事求是地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情况,从各自的教材出发确定项目化学习的内容。
但在研究教材时,又有新的问题冒了出来。比如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生物与环境》,如果从中挖掘项目化学习主题,2月天气太冷,不适宜开展。教研组为此进行了多次研讨,决定将第二单元《船的研究》作为项目化学习主题来源,并整体挪移到2月教学。这也为后续开展的课程节蹚出了一条路,除了以单元为整体调整学习顺序,在学期末、学期初举办的课程节,教师们则以“巩固已学知识,过渡至将学知识”为原则设计主题。
“举办课程节,我们是动真格的。”林建锋说。为了办好课程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两大校区的8名校级领导担任对应学科课程节的项目负责人,负责方案起草以及课程节推进组织、协调、课程节复盘反思等系列工作。同时,学校聘请了3名英语、体育等学科的专家,担任第一教研组长暨对应学科课程节的顾问。如此一来,全体教师的教研积极性被充分激活,每月一个的课程节有条不紊地上演着。
撬动“学教评研”一体化改革
在采访中,林建锋常向记者提到“学教评研”四位一体的模式。他认为,课程节的目标是做到学以致用、为学而教、以评导学、项目助研,真实地撬动“学教评研”的变化。
在滨江校区副校长冯菊迪看来,且不说其他课程节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仅好习惯课程节,就显示出了学以致用的长尾效应。“牵手好习惯,一起向未来”,9月,与新学年开篇相伴而来的就是好习惯课程节,重点培养学生礼仪、卫生、就餐等十方面的好习惯。在这个课程节中,学生赵奕钦特别作了关于课前准备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一收、二放、三远眺”是他总结的出课前准备要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成,他的习惯大有改善。
除了给学生带来改变,教师在教科研上也有了获得感。阳光校区执行校长傅佳俊是数学组第一教研组长,他发现,数学课程节结束后,关于项目化学习的交流成了组内常态。“以前,数学教师对‘项目化’‘跨学科’等概念只是听说过,经过数学课程节的亲历与浸润,教师们都找到了清晰的实践路径。”开展课程节这一年,阳光校区有2篇教师论文获省级奖项,10篇论文获市、区级奖项,另有6篇论文、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同时新增上虞区立项课题5项、绍兴市立项课题3项,相关数据创近年来新高。
在撬动了“学什么”“教什么”“怎么研”的变革后,“怎么评”也在课程节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11月,劳动课程节上,学校推出了“悦劳动,越快乐”项目测评表。“一张测评表就是一张劳动清单。”滨江校区执行校长夏苗锋介绍,各年级根据年龄段特点,设置了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体验等方面内容,评价方法涵盖学生自评、家庭社会评、班级评、学校评四级。其他课程节均以闭幕式展演收束,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借助数字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时获取课程节数据,绘就学生的“成长画像”。
转眼,2024年已至,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正火热地讨论着第二届科学课程节的迭代升级方案。“我们已经开了9次会了。”林建锋说,通过对上一届课程节的复盘,教研组一致决定去掉开幕式和嘉年华环节,增加“科学阅读”环节,探索深化读、做、思、创一体化的科学阅读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