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

从“说给你听”到“做给你看”
舟山普陀区推行教研员全员“下水”上课

□本报记者 邵焕荣

从乘法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多形式拆分“12×13”,并通过具体案例将抽象的算式与实物进行对应,让学生自主归纳出乘法分配律的运算规律……不久前,舟山市普陀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杨惠走进沈家门小学上了一堂“下水”课——《乘法分配律》。听课的除了班上的45名学生,还有该校全体数学教师。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杨惠老师另辟蹊径,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充分体验知识建模的过程,解决了学生在乘法分配律理解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教师陆芳说,这样的“下水”课实用性强,教学方法能迁移、易模仿,非常有意义。

2022年3月,为发挥教研员的示范作用,普陀区开始实施教研员全员“下水”上课制度。该区有19名教研员,其中大多数已离开教学一线10年以上。多年未“涉水”的教练员要走出舒适圈,重操“旧业”当起运动员,还要站在“聚光灯”下,许多教研员或多或少有些担忧,没想到试行一年多,效果很好。

在制度出台后的第一个月,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潘旭东就和两名副主任率先“下水”了。课后,他们还及时与其他教研员分享“下水”经验,帮着化解顾虑。与此同时,区教研室还专门制定了教研员“下水”上课制度,规定每名教研员每学期至少上5节“下水”课,并进一步明确了上课要求,以及考核、评比办法。

这一系列举措大大调动了全体教研员“下水”的积极性。第一个学期结束,除两名临近退休的教研员外,其余17名教研员全部“下水”上课,有的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完成量最多的一名教研员一学期上了15节“下水”课。

教研员“下水”上课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日前,小学语文教研员张玲娜给六横镇中心小学学生上了一堂“下水”课——《田忌赛马》。别看只有短短35分钟,张玲娜在背后花了不少心思:在选定六横镇中心小学这所海岛乡村薄弱校授课后,她几次深入学校开展教学调研,确定了“下水”课的教学内容;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实际,合理安排课堂进度;课后,还针对性地开展了研讨活动和专题讲座,把一堂课上成了一次教研活动。

而她的这堂“下水”课也如石子投入水中,荡起了层层涟漪。“《田忌赛马》一课思辨性强,以前课上是我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听了张老师的‘下水’课,我转变了教学方法,只讲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自学,课堂氛围明显活跃了。”六横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林静说。

去年9月,在总结前期“下水”课的基础上,区教研室提炼出教研员“下水”课五环模式,即备课基于订单式、处方式、自研式“三需求”,上课坚持贴近实际、因时因地、率先尝试“三原则”,研讨遵循平等研讨、甘当靶子、寻求突破“三观念”,引领瞄准渔农村薄弱校、关键性年级段、不同教师群体“三靶向”,反思做好记录教学总结、制成电子课例、撰写研究报告“三件事”的五环教学方式。

“下水”上课制度,倒逼教研员提升专业水平,引领全体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据悉,仅2023年,17名教研员就上了231节“下水”课,其中公办中小学送教覆盖率达100%。普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岳军表示,今后,该区将持续推进教研员驻学校、回课堂,让教研员真正成为区域教学专业型人才,打造一支“能教会研”的教研员队伍,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