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

创新打造泛艺术设计专业圈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纪实
教师韩伟秋(中)参加瑞安市第九中学教学视导,和九中美术教师进行专题研讨。
教师吴志上在瑞安市潘岱街道北首社区进行公益授课,教授儿童基础国画技能。

□李春锋 金自强 林川权

升级后的“聚艺工坊”文创中心人气更旺了。从最初的文创单品设计制作,转而向时尚轻工、非遗传承、文创IP打造、装饰设计、网络美编等领域拓面走深,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艺术与设计专业部的学生们在这里打磨技艺、碰撞创意,一件设计作品背后往往凝结着许多人的心血。

在新时代语境下理解“设计”,不仅要承载传统文化的厚重,还要渗透地方文化的风骨、企业文化的精神、特色IP的寓意,更要面向科技和未来引领潮流;在新工艺水平下培养设计人才,不仅要有创意,还要懂材料、会制作、擅营销,更要灵活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和设计语言。这些要求都被学校写入了艺术与设计专业部的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

3年前,学校借着省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契机,对艺术与设计专业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支点,统筹融合服装设计与工艺、美容美体、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等专业,叠加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营销概念,学校下了一盘“4+1>5”的大棋,致力于打造具有瑞职特色的“泛艺术设计专业圈”,培养宽基础、多方向的高素质复合型工艺设计人才。

工作室制教学

竹丝镶嵌工作室、鞋绘文创工作室、漆器文创工作室、媒体艺术工作室……除了“聚艺工坊”文创中心,学校还有不少工艺美术领域的文创工作室。“工作室采用的是‘1+1+N’模式。”艺术与设计专业部主任胡仁勇介绍,每个工作室背后都有一家企业作依托,实行的是新型的“现代学徒制框架下的工作室制”,由一位学校教师和一位企业师傅共同指导N个学生。

“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参与过真实工作岗位上的完整项目方案,我们会非常欢迎。”学校在调研座谈中发现,“做中学材料、做中学设计、做中学工艺、做中练素质”已然成为行业企业对中职工艺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期许。由此,学校创新工作室制智慧文创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型课程结构,建立起基于设计思维的智慧文创类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设计大赛入围及获奖率、教师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工作室制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

企业的真实设计案例成为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实战项目,企业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作为“师傅”,每年要为“徒弟”提供不少于1个月的企业学习机会。“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学习日’,还构建了企业学分认定制度及其与课程分数之间的互换机制。”校长谢炳冲说,希望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学生在企业的学习。

“现代学徒制框架下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思路。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学校设立瓯窑学院、新建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引进工作室、升级“聚艺工坊”文创中心,紧密对接当地工艺设计产业链,不断挖掘地方特色工艺资源,以打造高水平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带动专业部其他3个专业共同发展,壮大“泛艺术设计专业圈”的影响力。

校企协同育人

2023年4月,首届“人本杯”鞋绘文创设计与制作大赛在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举行。这是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联合浙江人本鞋业有限公司打造的赛事平台,希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最终共有153名学生入围初赛、50名学生进入决赛。“手绘鞋充分贴近年轻人想要DIY的心理,不仅能让他们一展才华,也能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胡仁勇说。

企业不只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更注重加强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以工作过程为线索,校企双方共同对知识、能力和态度进行重构,据此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该专业已与瑞安市总商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了与本地工艺美协、礼品协会等团体的合作。

“我们积极吸纳企业人员加入教材编写队伍,合作开发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特色教材。”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工程案例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采用“互联网+”思维,逐步构建起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的专业课程资源库。

一场以教法改革为核心的“课堂革命”也随之而来。胡仁勇表示,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在解决工作难题中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升学就业并重

今年高考,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共有37名学生成功考取本科院校,本科上线人数居浙江省高职考工艺美术类第一名。选择就业的学生同样前景广阔,除了广告设计公司、装潢公司等企业给他们开出优渥待遇,各大中小型企业的专职形象策划员、样品设计人员、淘宝美工等岗位也频频抛出橄榄枝。

“学生升学就业两旺,一方面得益于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专业教学实力雄厚的‘双师型’队伍。”在谢炳冲看来,拥有一支以课程开发和实施为核心任务的“双师、匠能”型教学团队,是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得以行稳致远的关键力量。

据了解,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积极组织推动青年教师参加瑞安市琢玉班和校内“双培双带”团队,派遣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研修班和行业协会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发展。不仅如此,该专业还创新了技能工匠人才引进机制,变专业教师“从高校招聘”为“向企业引进”,极大地增加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比例,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随着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走高。近年来,报读该校工艺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今年的100名新生中,就有60多人中考成绩超过了普高分数线。

示范引领“破圈”

“就一节课而言,课题要精确,知识技能目标要具体,但落点要小,要突出重点理论或技巧……”听完瑞安市第九中学4位美术教师的专业基础实训课,竹丝镶嵌工作室负责人韩伟秋给出中肯的评课建议。在瑞安市开元综合高级中学,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双高”建设调研组成员对该校美术专业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教师杨毅和吴志上还被聘为开元综合高中美术设计专业的指导教师。

瑞安九中、开元综合高中、瑞安市永久机电学校、文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为带动区域同类专业共同发展,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们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兄弟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指导。“我们的泛艺术设计专业圈半径越来越大。”胡仁勇自豪地说,不只专业内涵日益丰富、设计领域融合增多,“艺术设计专业在区域内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甚至已经‘破圈’‘出圈’,在更多领域树立起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原来,该专业教师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当地绘画爱好者提供绘画教学服务,为户外绘画、趣味剪纸、古法扎染、新春对联等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学生们也会积极参加美化窨井盖、社区花坛栏栅、公园观赏石等社区公益活动……师生们用专业能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在毕业生孙建闯成立自己的竹丝镶嵌工作室后,韩伟秋还一直无偿为其提供制作工艺及设备开发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