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9月22日 星期

什么样的教研是好教研


当前教研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教研脱离需求,缺乏精准性;教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教研凭借经验,缺乏适切性。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教研?如何定义好的教研?

牛学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好的教研策略有三点,即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课堂化、课堂教学生态化。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研究课题,以课题为抓手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持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把相关研究课题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论证并检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倡导绿色理念,打造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有“三化”取向:一是生本化,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二是课标化,就是课堂教学围绕课程标准展开;三是常态化,即平常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摒弃反复演练和集体作秀。打造生态课堂的目的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张春青(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研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教研肯定要寻找扎实措施,解决真问题,也就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顽固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还要研究国家政策、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做自上而下的研究。以课程标准为例,新推出的课程标准必然要针对上一版课标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基于证据的解决方案。这种双向奔赴的教研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陈锋(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共情教研”是新时代需要的好教研。教研员必须具备“共情”的心理素养或能力。“共情”有三要素:从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了解导致如此情形的因素,将这种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要打破以往自上而下教研模式的桎梏,基于“菜单式”“订单式”和“靶单式”教研,落脚于基层需求,致力于研训服务,着眼于问题诊断、着手于行为改进,促使教研部门和学校、教师之间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互为引导,逐渐形成共生共赢、和谐稳定的教研新生态。

祝芳(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好的区域教研要有明确的指向学科与教师高质量“双发展”的教研目标。要有长期的教研规划,要有稳定的教研骨干,要有高品质的教研活动。要围绕目标有长期的顶层教研方案,需要选拔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进行系统性培养,使之成为区域教研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并通过他们进行辐射引领。教研活动主题要聚焦改革的热点难点,有持续的深入;形式上多开展卷入式、下沉式教研,提倡在对话中走向深入;后续要有跟踪推进,通过任务驱动、过程指导、成果检验与推广等,推动真实践真落实。

张自恒(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教研员):好的教研要有新理念。教师学习新思想、新理念的时间与机会可能比较少。但在教研活动中,大家聚在一起,每人分享一个新观点与新理念,无疑会给教师带来刺激,推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去学习、去研究、去总结、去提炼。

应秀芳(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公开课、示范课、专题发言、讲座的确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要开出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开这样的课”“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都需要教研活动策划者做理性思考,有清醒认知。因此,要发现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要有高而远的立意,最终服务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才是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能很漫长,所以要做好规划、一以贯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直到解决问题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真研究。

应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教育局教研中心教研员):好的教研,往往可以分为四重境界:融入、碰撞、反思、突破,即人人积极投入到教研过程,在倾听中成长;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从而提升研究力,在研究中发展;回归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反思力,在反思中提高;避免自我重复,提升重建力,在重建中突破。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后,我们不妨进行反思:在这场教研中,自己达到了哪一层境界?

钱金明(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我认为好的教研对不同的教师来说,应该是不同的。对于新教师而言,好的教研是实践诊断式。新教师需要经历一个模仿、借鉴、积累的过程——在多听课、多写心得的基础上,需名优教师给予课堂观察诊断,发现其存在问题,研究改进策略。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好的教研应该是磨课与成文有机融合——围绕教研主题,选择课例,学习理论,开展磨课,然后走进课堂体悟得失,课后反思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一个高品质的教学课例。

姜正德(常山县育才小学校长):好的教研是卷入式教研。教研活动,最忌讳的就是责任分散,只有大家都参与进去,投入进去,才能产生真正的头脑风暴,形成思想碰撞,擦出智慧火花。必须重视对教研成果的盘点,关注教研主题研讨的深入度、教研活动形式的新颖度、教研主体的参与度和成长度、教研活动的区域影响度等,进行闭环复盘,确定改进点和提升点,为下一轮教研活动提升打好基础。

俞和军(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教科室主任):好的教研一定是接地气的,即着眼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只有专业得到了成长,教师才会有成就感。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聚焦一个课堂教学小问题,如研究教师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如何做到提问有思维含量等,然后大家一起带着问题去听课、诊课、改课。

李芳(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好的学校教研要有好的设计。教研好比创作,没有好设计,各要素散落一地,则凌乱无序,不知何为。好的设计要深刻理解教研组发展方向,有序、周密推进计划,摒弃虚谈废务;好的设计要准确把握教研组成员的发展愿望,充分调动不同特色、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研热情,同心同行;好的设计要整合各方资源,创设平等、融洽的互动平台,发现、沟通、思考、创作,开花结果。好的设计要有灵魂,如磁石,是教研组团队奋进之光。

朱旭艳(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教师):教研内容结构化,教研活动则要有组织化。要将教研主题分解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研究问题,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强调活动与活动间的关联和对应,而不是零散的拼装和堆砌。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有充分的参与感,要有任务驱动式的研讨、反思和互助的过程体验。

(言 宏 金文先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