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恒
今年,疫情后重启的暑期游格外火爆,各类研学旅行中名校研学游又最为吸睛。一边是“名校游”乱象重生,供需失调,更有甚者演化为只能校门打卡的“校名游”或是“货不对板”的山寨之旅;另一边是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其他景点可以不去,行程里必须加上名校”,让孩子感受感受氛围,激发远大理想目标。
名校研学游打的是“立志”牌,寄托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粗暴的“立志”同样会适得其反。不同年龄孩子的知识基础、理解层次有差异,对于学习动机的感知也不同。走马观花的“名校游”并不见得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真正留痕。
名校研学游的“立志”,也是一种强加的“立志”。家长们如果一边为孩子呈现名校的环境美好,另一边又秉持着“唯分数、唯名校”的教育观,何尝不是把孩子赶向成长的“单向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有益补充,是他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开拓自身视野的好机会,甚至有机会帮他们找到真正的心之所向、梦想所在,从而实现“立志”。
有益的研学,需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性格和天赋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研学,不一定要参加天价的研学营,不一定要跟着前往人潮汹涌处。广阔世界给不同的孩子都准备了合适的课程:喜欢自然的孩子会愿意驻足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非遗馆会让热爱历史的孩子乐在其中;一场亲子骑行或许会成为孩子终生难忘的冒险;家乡古建里的岁月痕迹也许会让他(她)思考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