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基本要求。“七一”来临之际,本报推出《引领“新”高地 建设“馨”家园》栏目,分享首批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的经验做法,助力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
□本报记者 朱郑远
“可以在线申请研究生个人毕业离校办事流程,还能随时查看申请流程的办理进度。”……毕业季来临,浙江大学再次推出了温馨服务——“研究生毕业离校一站式服务”平台于6月15日正式上线使用,一站式解决毕业离校相关手续的办理,实现了从“一步步线下办理”到“一站式便捷服务”的跨越。
这样的场景在浙大并非个例。近年来,浙大积极发挥党群服务中心联系服务师生党员群众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快捷办”等服务,建设集党建引领、校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综合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浙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师生党员群众共计约162万人次,满意率达99.99%。
一窗合办,一件事一次办
浙大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一块不大的区域,集齐了学校范围内众多校务服务、民生服务。政策咨询、业务办理、诉求接待……一条长廊从头走到尾,师生的日常需求一般一次就能得到解决。
“一窗合办真的非常高效便捷。”在浙大党群服务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小吴在体验完一窗合办服务后连连称赞:“以往我们办理联办业务时,经常需要在两个部门窗口之间往返跑。现在只需要一个窗口就能全流程办结,大大减少了我们的等待时间。”
据介绍,去年7月,浙大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入驻党群服务中心的不同部门服务窗口一窗合办试点工作。
窗口虽小,牵动的改革却不小。“一窗合办试点,涉及了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档案馆、继续教育管理处等多个部门的窗口业务。最大的难点是既要优化原有办事流程,还要让数据实现跨部门共享共用。”一窗合办工作人员张晶晶告诉记者,通过办理事项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建设,浙大党群服务中心打通了部分事项少和专业性政策性不太强的部门窗口壁垒,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业务和数据协同,让师生在一个窗口可办理多个窗口业务。
如今,浙大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实现了“入职一件事”“入学一件事”“离校一件事”等众多一站式服务。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朱倍是今年新入职的,在党群服务中心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入职手续。她说:“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教师校园卡,几乎都是秒办,确实高效!”
目前,浙大党群服务中心可提供办理238项校内业务和25项校外业务,已实现96%的行政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同时,引入省对外交流服务中心、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等4家校外社会服务单位,累计为师生办理校外业务25万余件。
数据集成,服务掌上办理
“现在无论是咨询相关审批问题,还是提交出国交流申请材料,都可以网上办、掌上办,相比以前省时、省力多了!”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郭清反映,通过数字化应用,他花在行政事务上的时间明显减少,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投入教学与科研。
这些数字化改革的背后是一套校园智慧平台在支撑。党群服务中心(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建设作为浙大推进整体智治的八大多跨场景的数字化改革任务之一,通过构建专属定制、轻松办事、快捷查询的“浙大服务平台”,整合了校务服务网,协同办公系统办文、办事、办公及填报服务,以及融合了“浙大百事通”的相关功能。
科技成果转化申请、学籍证明开具、邮箱个性化用户名……点击进入“浙大服务平台”,可在线办理的事项涵盖师生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根据流程引导提交在线申请,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个个部门跑、排队等签字了。
此外,浙大党群服务中心还构建了以紫金港校区为主体,覆盖多校区的“1+N”自助服务体系,在其他校区设置自助服务点,投放本科生自助一体机、研究生自助一体机和综合自助一体机,为师生提供20项自助服务,现已累计办理33万余件。
“截至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已有98项业务通过线上流程即可完成事项办理,网上业务受理量已超过20万件。”浙大行政服务办事大厅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波介绍,这是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2.0版本,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办理,逐步实现师生办事“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快捷办”。
党建聚力,筑牢红色阵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宋徽宗的《听琴图》、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西湖柳艇图》、周季常的《五百罗汉图》……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中,完美重现的宋画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这种非凡的体验,在“大系”项目实施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该基地作为浙大党群服务中心的党群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不仅成为学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点,浙大很多师生党支部也会在这里上党课,学党史。“每一件藏品的流失都与国家的弱小、政局的混乱脱不了干系。”“由衷钦佩那些把青春奉献给中华灿烂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基地留言簿也成了学生新的“打卡点”,里面既有学习的体悟,也有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建言献策”。
“我们从‘大系’入选绘画中挑选了一些别具意义的名作在此展示,它们历经多个朝代的搜求、收藏,在家国变乱中离散,终于在今天实现了‘数字化汇聚’。”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王利剑介绍,穿越千年的翰墨丹青先是由画入书,又从书中“立”起,充满鲜活的气息,向师生讲述的是“盛世修典”这一伟业本身的故事,以及“国宝重光”在多个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直以来,浙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步形成横向“扩面”、纵向“深化”彰显红色力量的师生党群教育培训基地新阵地——挖掘“求是精神”内涵,发挥红色榜样模范引领作用的校史馆、竺可桢馆等;突出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培育建设“马兰精神”“于子三精神”等红色教育基地;围绕时事热点主题,搭建“大系展”“党建展”等特色鲜明的党群育人载体。
截至目前,学校统筹建有12个党群教育培训基地和14个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示范基地,年参观超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