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雅
前不久,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初中部融合班对毕业生做了一组数据统计:2014—2018年的5届毕业生共254名,在实际统计到的185人中,被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录取的学生有126人,录取率高达68%。育华融合项目是浙江省最早最成熟的初中国际项目,从2011年项目开设以来,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少年从这里走向世界。吴姿诺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毕业的吴姿诺,目前在英国牛津大学读二年级,专业是生物化学。她说,离开育华已有5年,但这里兼容并包、自由多元的文化氛围,颇具人格魅力的教师,依然深深影响着她。
“我是从慈溪来到育华初中部融合班学习的。刚来的时候我英语带口音,特别是和杭州的同学一比就更明显,有几个音我一直咬不准。蔡瑞琼老师当时是我的班主任,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我纠正。”除了针对性的发音练习,吴姿诺还经常找班上的两位外教用英语聊天。沉浸式的英语学习不仅让她在两年后取得了优异的托福成绩,也变成了一个更为自信、开放的少年。“变得敢说敢尝试,不怕犯错。这种心态,在留学初期对我帮助很大,半个月就顺利适应了海外的学习生活。后来进入牛津,我也敢于表达不一样的观点,尝试不一样的事情。”
除了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由外教讲授的“语言文学”等探究性课程也给吴姿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The Giver》,它是多所美国中学的必读书目之一,也是“语言文学”课的阅读文本,被许多毕业生反复提及。在他们看来,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对多元、包容的理解,最初都是从阅读这本书开始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育华在坚守国家基础教育传统的优秀课程文化的同时,已经建立了一套“必修—选修—定制”行之有效的课程建构机制。吴姿诺所在的融合班开设了探究性学习课程、外语特色课程、素质延展课程等,所有这些课程都由美、英、加、澳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和具有海外名牌大学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师来担任。这背后,是学校强大、稳定的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00余人,10年以上校龄的教师占76%,中、高级职称占7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37%,双语双向型教师56人……
“学校的师资、课程的配置,包括交换生项目、教育展、海外游学等,其实都是在给予学生广阔的平台去发展自己,让个性得到发展,让中外文化在学生身上得到融合。”也是在育华,吴姿诺对未来的择校标准有了逐步清晰的认知,这对她后来申请国外的高中、大学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曾经区统测中全年级第一的学霸,吴姿诺从初一入校就开始了留学生活的规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她持续关注世界名校的动态,并主动与美国常青藤学校保持着密切联系。吴姿诺说,育华有非常多的海外资源,同时也很积极地为学生打造平台。截至目前,育华与国际上超过400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与美国库欣中学、英国圣约翰公学、美国布鲁斯特中学、澳大利亚威斯敏斯特学院等都有着密切的交往,比如与威斯敏斯特学院每年都有为期两个月的交换生项目,英国圣心女子学校还在学校设立了专项留学奖学金,等等。
如今,在牛津大学,吴姿诺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在她看来,育华与牛津其实有着某种联结,就是都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去发展自己所爱。这兼容并包的氛围,让“发自灵魂深处对真理的向往”成为育华学子的标签,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少年,都渴望未知,勇于实践,洋溢着自信和勇气,在找寻自我、发现自我的旅程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