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6月9日 星期

从山海启程,梦想带我飞往远方
——2023高考蹲点见闻
图为高考前,嵊泗中学高三年级晚自习课间走廊一瞥。
(本报通讯员 孙臻毅 摄)
6月7日,景宁职业高级中学的教师与考生们击掌,送上鼓励。(本报记者 朱郑远 摄)

编者按:浙江2023年高考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全省39.09万名考生从容奔赴考场,向梦想出发。高考期间,本报全媒体记者前往嵊泗县、常山县、景宁县三地蹲点采访,记录下山区海岛县少年们的“励志赶考路”——

嵊泗:“这条5分钟的赶考路,我走了3年”

□本报记者 邵焕荣

6月7日7:00,细雨蒙蒙。闹钟铃响,嵊泗中学高三学生吕思衡准时起床,有条不紊地做起了考前的准备工作,洗漱、吃早餐、整理考试用具……“嵊泗中学考点8点才开放,从我现在租住的地方到那儿只要走5分钟,时间还很充裕。”

吕思衡家住嵊泗县嵊山镇,与嵊泗本岛有两三个小时的船程。高一时,为了方便他上学,父母特意在学校边上租了一间房,这一租就是3年。“孩子爸爸是渔民,我是普通乡镇工作人员,收入都不高,对于我们这样的渔民家庭,每个月2000元的房租是笔不小的开支,但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母亲孙燕告诉记者,因为夫妻俩工作比较忙,所以平时都是奶奶在本岛陪读,“这段时间,为了孩子更好地备考,我才专门请了假”。

“妈,我去考试了。”7:45,吕思衡撑开雨伞,走出了家门。令记者意外的是,孙燕并没有陪孩子一起去考场。“我妈不陪是为了让我能用平常心去对待这次高考。”说着,吕思衡就向记者展示了他左手腕上的红色手链,“这是她送我的成人礼,上面刻着‘金榜题名’4个字,这是妈妈对我的期待”。

在嵊泗中学就读的3年间,吕思衡也不曾辜负家人的期望,不仅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还是班长、学生会主席。“他是一个典型的渔家孩子,为人朴实、生活节俭,学习也十分刻苦,空余时间不是在自习,就是在向任课教师请教问题。”班主任金玲玲坦言,吕思衡是一个很“早熟”的孩子,“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会为了这个目标狠下功夫”。

与城市学生相比,海岛学生的语文和英语普遍偏弱,吕思衡也不例外。为了补上短板,近半年来,他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这两门学科上,每天都要跑一趟教师办公室,向任课教师请教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他精心准备和思考过的,提问质量很高,通过这半年的交流,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在语文上的进步。”语文教师胡静雪说。

“吕思衡,先到老师这儿来。”“再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份证、准考证和文具。”“待会儿考试时不要紧张,放松心态,你肯定能考好的,正常发挥就行,加油!”……7:50,吕思衡刚到达考点,等候多时的金玲玲便迎了上来,一边做着最后的叮嘱,一边给他加油打气。为了送考,当天,她还特意穿了一身红裙,寓意“高考开门红”。

“这时候,信心最重要。”金玲玲直言,吕思衡对自己要求很高,越想考出好成绩,压力也就越大,更需要班主任在考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陪伴同样很重要,今年的高考生有一多半来自外岛,其中大部分考生的父母都没能来送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陪伴的责任担起来,和学生一起走好最后的这段路”。

8:00,嵊泗中学考点准时开放,考生们陆续开始排队。与金玲玲话别,吕思衡很快就融入了人群,在一声声加油中,从容而坚定地走进了考场。

考点门口,金玲玲满怀期待,这4天,她都会坚持在这里送考、接考;考点外,孙燕正打算出门买菜,她希望孩子中午一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这条5分钟的赶考路,我走了3年。3年的时间,离不开家人、老师的陪伴与付出。”吕思衡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未来能走出海岛,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回报父母、老师和家乡。

常山:体育少年的“第二次出发”

□本报记者 江 晨

6月7日,5:50起床,6:20进教室,常山县紫港中学高三(7)班的黄强和同学们一起早自习,一切似乎和往常一样。

7:15,黄强走出教室,顺着人群走下楼。楼下的空地上停了许多辆公交车,车辆的前窗摆上了班级卡牌以作区分。路过了无数次的高考倒计时展牌上,时间已经定格在了“0天”。黄强这才发现今天的天空有些阴,虽然没有太阳,却难掩闷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这种感觉他既熟悉又陌生。

紫港中学这届高三共有13个班,其中5个班为艺体班,另外8个为文化班。黄强所在的高三(7)班,都是报考体育类专业的学生。黄强去年在体育训练中左腿不慎受伤,后来在高考前一个月的专业补考时再次拉伤,身体上的疼痛让他没能发挥好文化课的考试。“再战一年,努力考上浙江师范大学”,成为他今年的目标。

梁慧南早在楼下等候,他既是学校安全办主任,又是7班的班主任。和其他班主任一样,他已提前换上红色Polo衫,在属于7班的公交车前引导学生上车。“6月2日,我就和公交公司沟通了。每年学校都会包车,让公交司机送学生们去考点。”梁慧南说,这个做法延续了10多年,如今每每临近高考,公交公司都会主动留车给学校,“而且是好车”。

7:25,司机胡师傅载着7班的学生出发。他已连续4年为常山高考学子的赶考路保驾护航。路上,他偶尔瞥一眼车内后视镜,学生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抽背课文。“我们出发前会将车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检查车子的安全并备上藿香正气水等药物”,从紫港中学到考点常山县第一中学这条路,胡师傅走了无数次,可每到这种时候,他都不会懈怠。

此次除了校门旁数名穿着旗袍的家长,胡师傅还注意到了站在身后的黄强左手腕戴着红手链,确切地说,几乎每名7班学子都戴着。那是梁慧南为学生们准备的。“我特意在网上定制了这个手链,上面有一个小方块,正面是‘金榜题名’4个字,背面是学生的名字。”6月6日晚上9:00,梁慧南把手链交给班上任课教师和家长代表,一起为学生们戴上。“希望他们在最后这段路上,放松心态,为自己拼一把!”

高考前,紫港中学统一为每名高三学子准备了红色的高考福袋,里面装有一根士力架和两个圆形巧克力,寓意“100分”。在学校礼品之外,每个班的班主任都另外准备了礼品为考生加油鼓劲,如红色丝带、“高粽”挂件等。这些都在考前一两天发到了学生们手上。和包车一样,这也已成为紫港中学的传统。

对考生们而言,与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今年是浙江首次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上使用全国卷。“使用全国卷后,卷子的难度增大了,尤其是数学。”黄强回想起自己重新学习线性规划的时候,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习题,应对考试变化。任课教师也会找近几年的全国卷题目让学生们练习。

其实,早在2020年6月,学校师生就已知晓考卷的变化,所以这届学生从高一入校开始就在逐步适应全国卷。为了弥补第一年高考的缺憾,黄强这一年的备考生活过得十分充实。“他已经突破了自己。经过一次伤病之后,他在学习上更能静下心来,也比之前更加认真。”机缘巧合,梁慧南带过两届高三,黄强当了他两届学生。

7:37,7班的公交车已经缓缓开到了常山一中的门口。不久后,数辆公交车都停在了这里。紫港中学648名高三考生一同汇聚,形成人潮。前一天下午,黄强已找好了考场。3门主课之外,他还选择了政治、历史和技术。语文和数学两场考试在同一考场。

入校后,紫港中学的考生一起来到礼堂坐下。台上,紫港中学的教师正在做最后动员:“注意审题和主客观题答题要点。”“再检查一下准考证,一会儿不要找错考场。”……台下,黄强想起刚刚走过的赶考路,去年他还有些害怕,今年已经可以自信地走过。“因为感觉这一年准备的还是挺充分的。”8:30,考生们从礼堂走出,一一与班主任们击掌,黄强摸了摸有些泛红的手掌,在梁慧南“加油”示意里,和同学们一同向考场走去。

景宁:住校生的平静一夜

□本报记者 朱郑远

6月6日晚上8:00,距离高考还有10余个小时,当记者走进景宁中学教学楼时,发现这里还是和往常一样灯火明亮。

“这道题涉及正棱锥,需要掌握它的性质。”在高三(10)班教室外面有一张小桌子,数学教师梅巧巧正俯身拿着纸笔在小桌子上边画图,边启发提问的学生周子博。每年进入高三,景宁中学的高三各科教师就会把办公室搬到教室外的走廊,近的几十厘米,最远的不过5米。晚自习期间,教师们还在走廊上“摆摊”为学生答疑。

在走廊上,还有不少学生或走或站,有人轻轻翻阅着课本,有人在试卷上仔细演算。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平和。

“学校是考点,我们都是住宿生。考试路途距离宿舍只有100米左右,中午还能好好休息一下,因此很放松。”高三(11)班学生刘浩告诉记者,从各类考试注意事项,到爱心营养餐、宿舍舒适度,学校已经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只要和平时考试一样,尽力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一些举措“悄无声息”地传递着温暖。当天晚上,学校为全体高三学生准备了一件大礼包—— 一套考试用品及一条祝福手链,鼓励考生放平心态,从容应考。

6月7日早上6:40,景宁职业高级中学校门口的早点店充满了烟火气。高三数学教师严丽芳像往常一样点了一碗粉丝,紧接着坐到用餐的高三学生旁边,再次叮嘱高考注意事项。学生们安静地吃着早饭,静心聆听教师最后的“唠叨”,摩拳擦掌等待着高考到来。

随着学生的到齐,往返于景宁职高与考点景宁中学的3辆“高考公交专线”也随之发车,这是景宁县交通集团公交公司推出的“爱心送考”服务。“最近天气炎热,我们在便民小药箱中备足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消暑物品,以备考生不时之需。”县交通集团公交公司陈师傅说道,他是“高考公交专线”开设以来的第一批“送考员”,今年是他送考的第10年。

3.5公里,10分钟的时间,这是“高考公交专线”的车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在车上的时间,景宁职高高三(9)班班主任钟嘉彤带着学生一句句地背诵古诗,齐声朗读的力量也让不少紧张的学生逐渐平静下来,更坚定了胜利跨过高考的信心。“学生们的状态刚刚好,希望高考是他们发挥最好的一次。”她说道。

从容的高考氛围,显然影响到了家长。早上8:10,景宁中学考点外略显冷清,记者看到只有寥寥几名家长在家长休息区等候。“说实话,我还是蛮紧张的,上班都没心思。不过孩子很淡定,叫我不用来学校,吃住行学校都安排得很好。”考生家长王女士已经准备返程。

考生在考场安心高考,考场外的保障也在进行。今年,景宁县严格实行“2次人工+1次智能安检门”安检模式,实现了智能安检门全配备、无线电信号(含5G)屏蔽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化考点作弊防控工作机制进行了完善,确保创造一个公平安全的高考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