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6月6日 星期
一时疏忽没有后悔药——
织密防溺水这张安全网


□本报记者 汪 恒

天气渐热,宁波市北仑区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教师李崇高和他的防溺水巡查小队又忙活了起来。“每年6月到国庆假期,是巡查的高峰,我们会增加对危险水域的巡查次数。”大榭一小就在海边,附近池塘、水库也多,为抓好防溺水这项重点工作,学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组建起巡查小队,年复一年,通过耐心劝告,拦下了不少在野外游泳、嬉水的少年儿童。

浙江省内江河、湖泊、水库众多,防溺水工作要动员的力量多,战线也长。早在今年4月,浙江省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启动会就在安吉县举行,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会一直持续到10月。眼下暑期将至,省内多地又接连召开学生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确保相关举措落实落细。

“水老虎”凶猛并非危言耸听。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56%,远高于交通事故和失足跌落的意外伤害。浙江省教育厅曾就近几年的学生溺水事故进行分析,发现7~12岁学生占到了总量的90%,而且这些事故主要发生在暑假。

每年暑假前,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洪峰都会奔波于省内各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间,开展防溺水教育进校园的公益活动。在他看来,教师、父母的几句叮嘱并不能让学生远离溺水危险。“孩子们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防溺水教育。”洪峰表示,“不少人有认知误区,觉得学会游泳,就等于防溺水教育,其实二者不能画等号,会游泳的孩子反倒有可能以身试险。”在洪峰看来,除了掌握游泳技能,学生还需要具备防溺水意识,比如知道哪些水域是危险的,哪些水域最好与成人一同前往。此外,还需要了解不慎落水后,如何进行自救与互救。

“要推动防溺水教育全面铺开,只靠社会上的志愿者,力量很有限。”洪峰认为。今年4月,湖州市教育局就进行了一项新尝试,面向当地农村义务段学校体育教师举办防溺水师资培训。“农村学校这方面师资相对薄弱,我们希望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成为‘种子’教师,回去后向学生和其他教师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培训。”湖州市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处程雪峰说。

防溺水教育怎样讲,学生才记得牢?台州市椒江区前所中学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寄宿制学校。2021年,学校建成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将防溺水知识作为展陈主题之一,并组建学生安全社团。先由专业人员培训安全社团成员,再由他们向其他学生讲解防溺水知识。“学生成了防溺水教育的主人翁,不仅安全意识增强了,也锻炼了表达沟通能力。”副校长卢丹丹说。

“在河边玩耍,不慎落水后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在山塘游泳,脚突然抽筋,身体会有怎样的感觉?”最近,绍兴市公安局上虞区分局水上派出所将VR防溺水体验系统带进当地小学校园,让学生们对溺水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形式创新,让学生有所触动。未来还计划与企业合作,研制VR驾驶舱,丰富防溺水教育的体验感。”所长倪永灿说。

“在国外,防溺水教育往往从3岁就开始了。我们的防溺水教育,特别是针对幼儿的防溺水教育,家长可以一起参与进来。可以参考地震体验馆的形式,建设一些防溺水体验馆,用声光电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洪峰认为。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计,发生溺水意外的学生中,无家长陪伴发生事故的占到92%。监护人安全监管缺位的漏洞如何补上?倪永灿介绍,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各村干部要落实相关责任,做好走访、宣教工作,并将相关内容纳入上虞区平安考核。暑假期间,特别是高峰时段,对相关水域也会加强巡查力度,努力避免因一时疏忽带来的落水事故。据了解,多年来我省也坚持开展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重点的“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健全乡村的文化教育设施,加强托管、照料的力度,让这些孩子在暑期里有更多去处,也能够减少他们的溺水风险。”程雪峰表示。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