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6月2日 星期

十四岁能不能谈恋爱?

本话题可继续探讨——

童抒雯(楼主)

网上曾曝某些明星的孩子14岁“早恋”。有网友认为,“青春期情窦初开是件美好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而不是用暴力制止”;但也有人认为,“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情”,未成年人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对“早恋”的讨论并不新鲜。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的改变,对于在自己学生时代所说的“早恋”,教师们如今有何看法?如果您发现学生“早恋”,又会如何处理呢?

一介武夫

现在小学低段的学生也会递纸条,还会说“喜欢”的话语,真是让教师为难。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应该倡导以学业为主,谈恋爱真的不合适。年龄这么小,没有经济来源,今后生活都是一个未知数,走错了路,后悔莫及。

大学生男男女女一起上学、参加活动,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只要不出格、不越界,学校应该不用管得过严。

zmh3652

少男少女交往时,“早恋”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觉得高中阶段的学生“早恋”很正常。一同事说,他读高一的女儿,同寝室6人,其中5人有男朋友。

面对高中生“早恋”,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堵和禁。“棒打鸳鸯”往往适得其反,也许他们真的能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真的能感受到爱的温暖(主要是单亲家庭的学生),真的能够长大和懂事……当然,教师发现学生“早恋”,必须正面引导,特别是要教女生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杨铁金

“早恋”是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其实,“恋”与“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情。

宋国萍

“元凶”就是网课期间泛滥的网络聊天。这些疑似“早恋”的学生往往有一对工作特别忙碌的父母,他们“忙”得忽略了孩子的正常情感诉求。

怎么办?第一招:教师大方承认“朦胧情感”的合法性。

我对学生说:“我们在一个班级,本来就非常有缘。你们都很热情,喜欢帮助同学。你们长得也很可爱,心灵又阳光。因此,谁喜欢谁都是正常的。”

第二招:妙用“人文熏陶”课。学生们在学习四年级课文《海的女儿》时,刚潜入文字中,就会发出诸多感慨:“真正爱一个人不一定要说出来。”“爱一个人就是远远地守护着她,看她幸福。”“爱,就是不打扰对方的幸福。”……

第二课时,我坦然地改换立场,深表欣慰:“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因为,你们能‘浸’在童话里,融进角色里,品味着童话,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话锋一转:“我们不妨跳出童话去看看小人鱼……”对照原文,学生们很快发现,小人鱼只是爱上了王子的容颜,迷恋那双明亮的眼眸,“这是一种非常浅薄的爱”;而且就是因为王子只有好看的容颜,所以他后来会搞不清到底是谁救了他,也根本读不懂小人鱼的眼神。

于是,我总结:“童话是让我们拥有真善美的心灵,而生活还需要一双慧眼。希望咱们的小朋友长大以后寻找另一半时,能找到灵魂契合的那一位: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光有好看的容颜只能让我们片刻心动,只有美好的心灵、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性格才能确保在一起的日子幸福长久。‘喜欢’是乍见之欢,而‘爱’是久处不厌。”

第三招:直面问题,化“危”为“机”。在好几次晨会课上,我跟学生们特意聊了聊灵魂契合的另一半:“如果你喜欢的那个人确实非常优秀,也请问问自己:你足够优秀吗?你有值得他或她喜欢的地方吗?所以,希望大家都喜欢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变得越来越优秀。”这就是“朦胧情感”的力量。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