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 恒/文 黄 轶/摄
自2012年起,陕西省西安中学生物教师亢永平每年都会利用暑期带学生前往秦岭腹地采集标本,进行生态学考察实习。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带动学校形成并完善了“秦岭野外实习”系列选修课程,校内的生物标本馆也保存下900余件学生自制标本,探索自然和生命奥秘的“种子”在一届届学生心中悄然埋下。
2018年,西安中学成为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开始推行体育学科“走班制”教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参与项目。如今,学生男女篮、女排、男女乒乓球等项目在全省名列前茅,屡屡夺冠。学校作为赛区承办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排球、篮球相关赛事,成为全运史上第一个承办国家级赛事的中学。学校还顺势开发了“全运进校园”系列课程。
走在有着百年办学史的西安中学校园里,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副校长薛党鹏的一席话:“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西安中学追求的是要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所学校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作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学生在校发展能力最大化、终身发展潜力最大化,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让普通学生变得优秀,让优秀学生成为精英”。
除了将开全开足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作为实施立德树人的硬核指标,确保第一课堂不走样,西安中学还积极拓展第二、第三课堂的丰富程度。学校目前开设有47门种类齐全的校本选修课程和国家课程类选修课,3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常年活跃。陶瓷博物馆、生物标本馆、数学探究实验室、3D打印教室等为志于求索的学生打开发现之门。校内占地5.8亩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打理蔬菜、花卉的天地,甚至学校食堂也成为“烹饪课堂”选修课的实践平台。在校外,西安中学积极共建研学基地,推出多个劳动教育基地和职业体验基地。
作为陕西省教育厅直属的唯一一所高中、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西安中学也成为持续推动陕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队、样板间与试验田。学校构建起学科思政生态系统,推动思政课与学科思政协同前行,构筑新时代育人大格局。此外,学校还和有关高校合作,探索“苗圃计划”“英才计划”“春笋计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备课、翻转课堂、体艺选项走班教学、语文阅读课等一批教研探索在这里由纸面转化为生动实践。近年来,西安中学还先后托管3所中学,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基础教育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中学还从西北5省(区)1400多所高中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西北地区唯一的空军青少年航空班承办学校。自2015年创办以来,西安中学青少年航空实验班全力构建“身心训练科学化,文化课程校本化,思想教育系列化,学生管理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已有166名学生被录取为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员,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青少年航空学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