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24日 星期

嘉兴秀洲区:“融入式”教育播撒民族团结“金种子”


本报讯(记者 武怡晗 通讯员 李园兴)“在我们老家,这些服饰只有在过年赶集、活动聚会的时候才穿,你们看是不是很漂亮?”在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石榴红家园”,一名土家族学生指着一件展出的五色斑衣开心地说道。近日,秀洲区洪合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开展“凝聚民族力量,共促民族团结”活动,这次参观也是新学期的一次主题教育活动。

有“中国毛衫名镇”之称的洪合镇,毛衫产业发达,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在当地就读的有来自土家族、壮族、苗族等38个少数民族的2万余名学生。“这个学期,有6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随父母来到洪合镇,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秀洲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秀洲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学生育人模式,以“融入式”教育为抓手,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等方式,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在秀洲的归属感、融入度,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各民族文化,在心里埋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走进王店镇梅溪小学,各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在校园角落“绽放”,学生们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描绘民风民俗,在主题班会上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在活动中展现民族特色。最特别的,要数班级里设置的“民族角”,师生们采用鲜艳的色彩、特色装饰品,装扮出民族文化展示区。“学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最好地方,校园更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负责人潘晓春说,学校现有来自11个少数民族的120多名学生。前不久,校园里还建起了“民族团结教育文化长廊”,并由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民族习俗。

除了在校园里打造文化育人阵地,秀洲区还推动各校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融合教育理念,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走进第二故乡。在印通小学,从五湖四海到洪合逐梦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故事,被学生们记录在“毛衫画”里。“不少学生很小就从家乡来到这里,全校80%以上的学生家长都从事毛衫行业。”学校副校长黄建忠介绍。结合地方资源、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学校开发了“我爱洪合毛衫”“精彩地方戏”“学说嘉兴话”“民族一家亲”“和娃在成长”等拓展性课程。在“和而不同”的课程理念熏陶下,学生们用“毛衫画”等形式,制作出他们心中“家的轮廓”。

这几日,洪合镇万亩梨花含苞欲放,每年“梨花节”期间,洪合镇中学都会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开展赏梨花踏青等实践活动。这个春天,学校的传统项目读城记研学、传统节日文化探究等实践活动也将重启。“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植民族团结小小‘石榴籽’的价值认同。”学校校长陈强生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