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如水的六年级课堂,我问了一个问题,平静的水面丝毫不起涟漪。
课后,我仔细回顾自己的问题预设,感觉还是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回答的方式可以很多,可为什么学生都不发言呢?是青春期来临的某种表现吗?
放学前我布置一项作业,让大家写今天的日记: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和教师提问时的内心活动。第二天一早,拿到日记,我就迫不及待地批改起来。
大部分学生坦言:自己不是不想发言,而是怕发言不符合教师的预期,得不到表扬,也怕真实想法会引来同学的嘲笑。
回想一二年级时,课堂里小手如林,学生们那股“初生牛犊不怕错”的劲头着实可爱。可当时他们并不真正清楚课堂发言的本质和作用,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在课堂上表现。
随着年段的升高,他们渐渐失去了表现的兴趣,有的经过几次“打击”,在课堂上变得垂头丧气。
当天的语文课上,我用最大的字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课堂不需要正确答案”。
是呀,正确答案对学生很重要,作业需要正确答案,考试需要正确答案,但课堂应该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地方,是让不同能力的学生畅所欲言的地方。只有让学生们的思想尽情碰撞,才会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才能让学习迸发出不可言说的魅力。
写下这句话后,我让学生说说怎么理解。
“回答错了是没关系的。”
“老师是想告诉我们,课堂上每个人的观点可以不一样。”
“回答不是为了找正确答案。”
……
学生们七嘴八舌,把我想说的话猜得八九不离十。我乘机说道:“你们总想说出符合老师预期的答案,认为那才叫精彩发言,其实非也。你们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的结论,比所谓的‘正确答案’含金量高多了。每个经过思考的发言都是值得尊重的。在课堂上的发言不是为了取悦谁,所以你们在课堂上发言不用顾忌谁。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快乐。”
一番话,果然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有些成绩暂时落后的,也在课堂上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我给他们机会,请他们回答问题。令我意外的是,他们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什么也不知道,对很多问题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以前自认为不行,而过早地关上了言说的门。
有了一次突破后,学生们渐渐克服了惧怕心理。
观念的偏差会带来行为的偏差,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策略、方法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本质,激发出他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投入到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