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评”一致性的学校体育新样态是目前校园体育改革的新方向。
□余姚市姚江小学 邹军权
去年5月,浙江省乡村学校体育推进会在岱山县衢山镇敬业小学举行,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推进会各个环节的设计与策划,依据“学、练、评”一体化思想,对目前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策略谈谈一些想法。
一、“教会、勤练、常赛”和“学、练、评”具有一致性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在此之前,《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就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形成“学练三个一”模式,即实现“学、练、评”一致性,并强调各校要以特色为抓手,构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园运动会为一体的学校体育新样态。浙江提出的“学、练、评”思路和《标准》中的“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具有一致性。
二、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部分学校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大课间活动内容固化、形式单一
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存在内容固化和练习形式单一的现象。一是“操化”内容占主导,以广播操或其他项目类的专项操为主,一般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集体练习。二是练习形式“体训化”,基本上以跑、跳、投等素质练习为主。
(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占主导
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作为大课间活动的主导内容,反复操练。“广播操+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式大课间活动缺乏趣味性,势必会降低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更体验不到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内容脱节
体育课、大课间、运动会三者脱节,“你教你的,我练我的,他比他的”,导致了体育课中练不透、大课间中练不到、运动会中比不了的尴尬局面。体育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技能,不能有效地融入大课间活动,就难以真正做到学练一体化。
三、大课间活动转型的策略
(一)教师思想和行动的转型
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学、练、评”一体化深层次的意义,及时更新转变观念。首先,把压力转为动力。大课间活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如若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练习并现场“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部分教师难免会产生压力,但反之,也会“逼迫”教师更好地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自身业务能力。其次,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大课间活动后,技术含量增加了,教师就要落实行动,分区域进行指导。
(二)大课间活动内容设计的转型
1.大课间活动内容的结构化转型
常规的大课间活动注重“碎片化”知识点或单个技能动作的练习,忽视动作结构内在联系,且把时间集中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容易隔断整个运动项目各技术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结构化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大课间活动设计中,要注重知识和技能动作的结构化,尽量设计以“组合练习”为主的情景式练习,把单一的技能动作组合化。
2.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负荷量转型
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学生今后比赛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除了要符合项目特征和复习熟练课堂教学内容,也要兼顾体能发展,以达到刺激学生发展的运动负荷量。目前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安排顺序普遍为:热身—技能练习—体能素质—放松。笔者认为,如果能把体能练习融入到技能练习中,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掌握和比赛意识的培养会更有成效。
(三)大课间活动评价的转型
评价是导向,是大课间活动有序、高效开展的风向标,也是“学、练、评”一致性新样态校园体育发展进程中的指明灯。当前,不少学校缺少对大课间活动的评价,或是评价单一化。在“学、练、评”一致性思想指导下,要让学生明白大课间活动练习的指向性,评价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做到“四个结合”,即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体育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动作技术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相结合,运动能力评价和体育品德评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