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 恒
2019年6月,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共同发布“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为新农科建设画好了“施工图”。三年来,作为“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在各高校逐步推进。如今,省内高校的新农科探索走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新问题亟待破解?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新生与重组,越探索空间越大
作为浙江农林大学今年首次招生的新专业,智慧农业受到了考生的追捧,甚至成为全校涉农专业里录取平均分最高的专业,这让现代农学院智慧农业系主任吕尊富感到欣喜。在今年8月教育部制定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中,智慧农业专业就位列其中。吕尊富介绍,根据浙江的农业状况,智慧农业专业的教学内容将更多地偏重于山区精细农业、小型农机应用等。
在浙农林大,新型农科专业的布局还在持续进行。除了和智慧农业同一批增设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接下来校方还计划申报智能装备与系统、碳汇科学与技术两门新兴专业。“前者主要关注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后者响应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该校教务处处长郭建忠告诉记者。根据学校的设计,最终要构建起包括智慧农业、现代林业、人居环境等在内的六大全产业链专业群。
改造升级原有农科专业,也开始成为省内涉农高校的共识。这两年,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就在经历一场“自我革新”。浙海大水产学院副院长钱卫国介绍,学院组建起专业教学改革小组,经过论证,在原有的渔业生产技术方向之外,新增渔业增殖、海洋休闲渔业两个专业方向,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纳入课程。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专业的学生也开始接触像Python、AI、传感器这样的新知识。“我们增强了工科知识与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的结合。”海洋学院水产系主任史策说。在正在修订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院方还将继续加大工程类课程的引入力度。
“高校农科的发展要适应产业的趋势,甚至要引领产业发展。”湖州师范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叶金云作为负责人,申报的关于“绿色渔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了全国首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他勾勒的蓝图中,渔业人才要爱水产、懂技术、会经营。教学内容上也要与高新技术、环境科学、管理、文旅等领域结合。“越深入探究新农科,越发现其中的空间之大。我们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也清楚了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叶金云告诉记者。在浙海大,旨在培养优秀新农科人才的星颉实验班今年已启动试点招生,校方让科学家、企业家和本校教师一起参与到人才培养环节中。浙江大学也从动物医学等领域入手,探索新农科的学科建设新路径。
积累与跨越,挑战在“舒适区”之外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风”刮进高校农科课堂后,对师资的挑战接踵而来。浙海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解法”是借助外力,引进资源。钱卫国介绍,一方面作为教育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可以进行师资共享、集体备课,另一方面借助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的力量,为师生创造线上教学研讨和知识讲座的机会。
集成了农学、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智慧农业专业也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吕尊富告诉记者,目前专业采取了跨院系、跨学科授课的方式,同时也加强了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浙农林大林学的人才培养对照新农科要求改革后,将林业知识与现代技术相融合,部分课程采取了两名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但在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正加看来,多名教师授课仍存在衔接上的缺憾。“新农科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师资,教师需要尽快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吸收新领域知识,不断学习。”王正加表示。
理念的更新也催生了实践环节的新面貌。浙海大将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比从之前的30%左右提升至近40%。“比如一些专业有海上实习,如果时间过短,学生登船后没有多久就要返回,容易流于形式。”该校教务处处长王瑞表示。“调整之后,有的学生实习要在海上待3个月。时间的延长能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感受工作环境、展开实践,培养对农学的热爱。”王瑞说。吕尊富也在考虑智慧农业专业的实践环节,他和同事们打算引入一批开源的智能化设备,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接触智慧大棚、农业物联网等,并开展编程训练,提升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浙海大将蚂蚁岛精神、舟山渔业简史、船模制作等内容开发整合成“大国渔业”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浙农林大则在建设“农林学生‘尝’百草”等耕读系列课程,以“知耕尚农”为目标,打造“天目耕读”品牌。在丽水学院,校方加快了新农科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打造“红为底、绿为特、文为彩”的特色思政教学,鼓励涉农专业学生投身“三农”,开拓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