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怡晗 俞 沁
“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日前,在余姚市“强国复兴有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上,浙江省四明山红军小学学生代表徐羽馨用铮铮誓言表达心声。
79年前,浙东游击纵队分三路奔袭四明重镇梁弄,拉开了红军挺进四明山、建设根据地的序幕,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历史。岁月洗净了战火硝烟,但红色历史并未褪色。如今,在梁弄镇纪念浙东革命先烈的丰碑旁,四明山红军小学发挥红色传统,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在学生的内心竖起红色的丰碑。
讲好家乡红色故事
新学期,四明山红军小学新一批“小红军”入校了。
步入学校大门,生动的红军塑像、醒目的红星标识,以及由红色连廊串联起的教学楼、中心广场和操场,让一年级新生流连忘返。课间,他们或走进校园中心广场,辨认党旗、团旗;或徜徉在红色文化长廊里,寻找熟知的英雄人物;或围坐在图书角,翻阅红色绘本……还有些细心的新生发现,穿过连廊的尽头,就是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馆,点击场馆内的大屏幕,可以浏览浙东革命斗争史、梁弄镇革命遗迹,瞻仰梁弄籍革命烈士。
“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学校走出了一批批革命志士,有10多位校友壮烈牺牲,我们以校史的名义铭记每一个名字。”校长王建波介绍,自2011年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授予“红军小学”称号以来,学校通过红色文化墙亮起来、红色博物馆建起来等方式,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红色精神的熏陶。
不仅校园处处有红色文化,课堂上,校本教材《丰碑下的故事》也引导学生们在阅读中走近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教材目前已编写3册,每册分为浙东故事、军民鱼水情、英雄人物,并设置交流厅、小调查、小剧场、实践园等课后环节,帮助各年级学生分层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王建波说,虽然学生们从小听闻有关“三五支队”的英勇事迹,知道谭启龙、何克希等英雄人物,但却很少有人能讲清楚他们的故事。“作为红军小学,我们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们从知晓、熟知本地红色故事开始,认识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
翻阅材料,绘制漫画,走访遗址……自小听着梁弄红色故事长大的教师陈晓飞,在参与教材编写过程中,重新经受了一场“红色洗礼”。“教材中,永不凋零的‘山茶花’、‘红小鬼’钱永法写的就是我的长辈,我很骄傲能通过课堂,让学生们知道发生在梁弄的红色故事。”陈晓飞说,作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她将对红色精神的感悟融入少先队活动,开展红色主题班队建设。近年来,学校还成立了“小红军”宣讲团、合唱团、舞蹈队,开设起红色电台,通过各类节日活动、研学活动、课本剧表演等,让红色文化走入学生心中。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新学期,四明山红军小学的“小红军”再一次“出征”了。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蒙蒙细雨中歌声嘹亮,126名五年级学生身着红军服,奔赴学校1公里之外的狮子山——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所在地。行至山脚下,雨滴密集起来,但学生们的步伐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仍整齐划一、坚定有力。队伍停在庄严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小红军”们自觉合上雨伞,一个个站得笔直,整理衣服并脱帽肃立。
“这点小雨,对我们红军小学的孩子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带队的副校长叶建成告诉记者,每年冬季,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开展10公里模拟“长征”,沿途经过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区党委旧址、红岗劲松等红色遗址,并设置“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等模拟环节。
带着一届届学生“长征”,教师戴林汐仍清晰记得一个细节——在“匍匐前进”环节,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不娇气,一声令下,全部直挺挺趴下。“学生们不是不怕疼,但他们说,要学习红军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戴林汐说,10公里的行程即便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常有家长不放心,偷偷随队帮忙,但每次学生都会咬牙坚持,几乎没人选择中途退出。
“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山区的留守儿童,还有四分之一的新居民子女,他们更需要红色精神的滋润。”王建波说,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学生不仅磨炼出坚毅的品格,还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教师们欣慰的是,学生日常磕碰受伤,都能互相体谅。不用班主任多提醒,低年级的学生们就能自觉用餐,避免浪费。少先队辅导员也很省心,外出活动参观,学生们不喧闹有秩序,全程保持肃穆安静。
也正是在一次次红色教育中,学生之间结下了“革命”友谊,凝聚起班集体的力量。3年前,学生赵紫涵随父母从安徽来到梁弄就读,丰富多彩的“长征”活动、课本剧表演,让她迅速融入班级,成长为红色少年。“作为红小学子,我也可以扛起大大的责任,讲好红色故事,学好革命精神,梁弄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赵紫涵说。
助力学校守好红色根脉
新学期,四明山红军小学多了一名从“城里”来的副校长。
“作为宁波市骨干教师,从余姚市区名校到乡镇小学,为了什么?”这两天,总有人向谢黎询问。作为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两年来,谢黎多次上门送教,四明山红军小学浓厚的红色育人氛围、现代化的硬件设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年轻教师们渴望成长又缺乏指导的状态,更深深触动着她。
今年7月,了解到四明山红军小学增设副校长岗位,谢黎主动报名,经过考核顺利到岗。根据安排,她将在学校至少服务6年。“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感觉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谢黎说,她也是从乡村小学成长起来的,到梁弄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努力,由点带面提升学校师资水平,让革命老区的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为了让老区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好,在梁弄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梁弄镇乡贤联谊会牵头成立余姚市正蒙教育基金会,设立了长期从教奖、先进个人奖、初中(小学)质量奖等奖项。其中,长期从教奖旨在激励长期从事老区义务段教育、愿意在梁弄镇任教的优秀教师。在基金会成立仪式上,一批批市区名校结对梁弄辖区学校,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就与四明山红军小学签订了为期5年的帮扶协议,结成办学共同体,推动学校开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探索。
2021年7月,正蒙教育基金会为四明山红军小学优秀教师及学生颁奖,还为学校设立校长奖励基金10万元,用于奖励为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基金会颁发的是奖金,传递的是爱心,寄托的是希望,营造的是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在梁弄镇乡贤联谊会会长黄新茂看来,要持续稳定提升老区教育质量,关键还在于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带着共同的心愿,一支支“造血”队伍来到四明山红军小学。2021年,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教研员到学校送教,并牵线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结对帮扶四明山红军小学,助力乡村学校强校提质。今年暑期,由延安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共同发起的“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落地学校,助力学校守好红色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