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2日 星期

大学生“45度人生”的生态位解读及调适


●解读“45度人生”热,可以帮助大学生调适消极之态,构建适合个人发展的生态位。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徐 敏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莫世亮

“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摆又摆不烂”,“45度人生”一词成为当下大学生的常用表达。大学生的这种无奈、焦虑和不屈所构成的复杂情愫,如果能够得以正确引导,可以形成在45度下蹲后奋起逐梦、破浪前行的蓄势待发之势;反之,则可能成为阻碍个人乃至社会发展的消极之态。

一、“45度人生”的表述由来

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发布会上,答复记者有关“内卷”“躺平”的提问时说,“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绝大部分青年对于未来是乐观的”“青年口头语中的‘躺平’和‘佛系’,更多是缓释压力的调侃和情绪的表达”。他向青年喊话:“‘躺平’可以理解,但是也请你继续奋斗。”

次月,《半月谈》一篇《“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45度人生:开启另一种可能》的文章,配图前倾45度的表情包,认为“45度人生”是当代年轻人步入理性的一个迹象,“45度就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点,不是盲目激进,不追逐转瞬即逝的时髦,也不失望、沮丧,在专注现在和抓住未来之间合理支配精力、寻找乐趣”。

由此可见,作为描述应对社会“内卷”态度的词语,从“佛系”“躺平”“摆烂”到“45度人生”,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调适过程。但是,“45度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茧房”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在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

二、当代大学生“45度人生”的现实画像

当代大学生基本以00后为主,“内卷”“佛系”“躺平”“摆烂”等网络热词在他们的青春期如影随形,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心态、行为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从小就生活在“鸡娃”社会大环境中的00后,一路考到大学经历了太多激烈竞争,基于现实压力,进入大学后依然保持着“内卷”的劲头,但往往是明明很努力、很刻苦、很忙碌,实际上却并未有太大的突破或提高的“卷不赢”。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包容、自由、多元的成长环境,让部分暂未找准定位的大学生,在或长或短的“蒙圈期”,难免“佛系”“躺平”“摆烂”,然而“躺平”后的更多不能承受之重和“摆烂”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倔强,让大学生们“躺不平”“摆不烂”。他们作为时代的后浪,在风起云涌的现实浪潮里,不断地卷起、拍下、涌动。他们的“45度人生”很难说是难受的后仰式还是奋进的前倾式。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卷不赢、躺不平、摆不烂”是部分当代大学生对现实既无奈、又焦虑、却不屈的戏谑式自嘲。

三、大学生“45度人生”的生态位解读

大学生群体的生态位特化和个体的生态位重叠,造成“卷不赢”。00后一代成长在国家高速发展的阶段,被灌输最多的理念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一直奔赴在考高分、考名校、进好单位的狭窄的“成功路”上,他们的生态位宽度逐渐缩小并越来越同质化,逐渐倾向成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特化物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个体间的生态位重叠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他们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但并未获得理想的结果,于是“卷不赢”的情况就出现了。

大学生生态位扩充的需要和环境容纳量限制的现实,造成“躺不平”。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其生态位扩充需要比其他青年群体更自然也更显著。在面对现实的无奈时,部分人确有“躺平”的念想,然而一旦“躺平”,就会发现其空出的生态位会被迅速占领,加之环境容纳量的限制,于是“躺不平”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大学生生态位“态势”的不均衡和生态位移动的可能性,造成“摆不烂”。生物体具有“态”和“势”两方面属性,前者体现为生物体的生存力,后者体现为生物体的发展力。在“态”的层面,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实践经验不均衡;在“势”的层面,大学生的潜在发展力与现实竞争力不均衡。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太稳定,进而会导致“摆烂”的发生。然而,大学系统内的个体间交互作用较为明显,教师引领、朋辈感召、社会唤醒、家校联动等外在因素会引发“摆烂”学生生态位移动的可能,一旦学生的“自我重建”模式开启,“摆不烂”也是常理常情。

四、大学生“45度人生”的生态位调适对策

拓展有益生境,降低“内卷”可能。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环境容纳量。如今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应当乘势而为,在宏观层面拓展更多有益青年发展的生境,并引导大学生迁移生境,促使生态位分离,从而缓解或减少因生态位重叠引发的“内卷”。

找准理想生态位,消解“躺平”念想。诚然,大学生“不躺平”和“躺不平”是多数,但是“躺平”念想产生的原因却值得重视——对理想生态位的认知偏差,且担当意识不足、奋斗精神不强。引导大学生找准理想生态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少一些不劳而获、消极待世的“吃瓜案例”,少一些钱权名利、急功近利的“成功鸡汤”,少一些娇生惯养、一手包办的“巨婴豢养”。引导大学生主动拓宽生态位以适应生境需要,在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中实现人生价值。

激发内生动力,避免“摆烂”发生。听惯了“上大学就自由了”的错误引导,部分学生在“诸事全靠自律”的大学,一时间找不到北,迷茫之下“摆烂”发生。因此,在大学生初入校门之时,高校就应告诫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和不懈奋斗的激情,多参加各类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多尝试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领域,从而构建适合个人发展的生态位,找准自己的生存蓝海,毕竟每个人都只有在活出自己的时候,才会感到存在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