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项海刚
新课标颁布,激发了全社会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一轮探讨热潮。义务教育该怎样承担起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任、怎样通过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改革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这些问题,新课标都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价值旨归、行动的方案、实践的指南,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我们认为把握“育人的导向”是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标内涵、创新实践载体、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目标落地的关键。
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育人导向
新课标在育人方式和培养体系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和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价值观教育置于首要位置。明确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具体目标,将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素养三要素。
在这方面,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一直在探索践行,坚持“行走德育”“三原色德育”等育人品牌,率先推进基于国家德育课程为主体的整合式、综合性大德育,形成“品德+”德育品牌,构建了育人新体系、新范式,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德育机制,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发挥“红领巾学院”引航作用,创建“公益好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品牌,构建多部门协同推进、家校政社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学生的美好成长、正确价值观形成打好底色。
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导向
新课标第二个亮点是将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始终。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人类已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必将要求新一代的接班人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世界巨变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挑战性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字时代发展,形成探索未知世界规律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近年来,上城区推进学生基地实践、研学旅行、小课题研究、假日小队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今年,上城区将结合“双减”大背景,继续探索“1+X+Y”学校课程体系新样态,组织学生“走读杭州”,体验“基地课程”,探寻宋韵文化,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创造力,让学习兴趣持久保鲜。
倡导美好生活的幸福导向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和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本次新课标的几大变化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一跃成为小学、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成长质量,并且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指导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与时俱进的社会技能。同时,改革艺术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分享美、创造美。新课标还强调口语交际与表达,指导学生习得交往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突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上城区将聚焦未来社会教育场景建设,统筹各类优质资源,创新校社联通、馆校合作、家校共建等多种模式,全域推广“星级家长执照”工程、“淘活动”平台等家校政社一体化服务,努力实现“走出家门即校园”的美好愿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历练成长,提升生活品质,学做一个幸福的人。
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导向
课程教材承载着培根铸魂的作用,新课标中极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呈现,体现了国家意志;强调了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和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培育学生既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也要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前瞻教育未来发展,上城区将发挥全国首家思政教育研究院育人职能,统筹开展“四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红色根脉”宝贵资源,设计发布红色育人地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成长的芯片。同时,立足亚运主题推广和宋韵文化传播,打造区域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品牌,大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浸染和国际视野培养相互融合,培养学生成为既有文化自信又有国际视野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